布農走山時光:勞動的林班歌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布農走山時光:勞動的林班歌

2009年02月26日
作者:董景生、黃啟瑞、邦卡兒‧海放南

行走山林的時光。圖片提供:Bagkall Haivangang攝

日本人統治臺灣,遭受民間數股抵抗力量,最晚屈服的為盤踞山區的布農族,換句話說直到1932年大關山事件底定,日本才稱得上征服全台。布農族所憑藉的,即是對山林的深刻瞭解,懂得利用地形伏擊躲藏,出沒山區無往不利。

很快日人即認知取得調查資源的障礙,並也明瞭唯有取得布農族人協助一途。進行人類學調查的總督府學者,對布農族推崇倍至,他們認為布農是最堅毅耐勞的高山民族。包括修築八通關古道,招募當地族人進入工班。事實上中央山脈的許多事務,幾乎都有布農族人影子,佇立玉山山頂的于右任銅像,也是布農族人艱難刻苦揹上。

日治時期為了大量開採臺灣山地的林木,劃分諸多林班負責伐木事宜,到達林班必須闢設林道,常不盡能行駛車輛,常需人力輔助,參與當年伐木的耆老口述,有些地區日人採取木馬滑走木馬道,作為伐木後運材設施,這種方法是先以材質堅硬的殼斗科柯櫟屬植物鋪設林道,再將原木綁捆於木馬上頭,林班工作的族人便藉此,拖行木馬運輸沉重木材。

光復後日本人戰敗,到國民政府接收完成,中間曾有銜接空窗,山林管理呈現「無政府狀態」。這樣狀態形同「過去」,雖然遭統治已深,仍有部分族人試著回到山區狩獵,或種植小米甘薯。直到後來造林政策重新展開,林務局招募族人工作,則轉成賺取工資。林班工作之便,族人有時隨手採集野生植物換取金錢,野生蘭花、靈芝、牛樟菇、金線蓮等,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平地風行的任何林產,也在山林掀起一股採集熱潮,報酬豐厚來去快速。

這種情形直到今天,林務局也試圖研擬相關林產物管理制度,其中愛玉子的採集招標或許頗值一提:愛玉是桑科附生植物,野生愛玉通常攀爬山區挺拔樹上,也因此愛玉子的採收,最直接的只有林班地一途。目前每年秋天,林務局的林班地會進行愛玉採收招標,廠商得標後,即號召族人採收,投標條件則包含一併維修林道,這漸漸成為每年颱風季節過後,國家林道的一種修護機制,採收愛玉和往來林道整修麻煩,常可見族人就在附近搭築起愛玉工寮,愛玉採收需要良好爬樹技術,採回愛玉揹回工寮,得在水邊削皮,因為新鮮愛玉子含乳汁黏液,碰觸傷口容易刺痛,削好皮的愛玉攤在篷架曝曬兩日,曬乾後收進袋子悶半小時,等果實回潮,之後再劃上一刀翻面)曬乾(俗稱翻花),通常整個程序需時4-5天時間。

1948年政府頒佈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1951年實施山地三大改進運動,訂定「鼓勵山地育苗及造林實施辦法」大力提倡造林,除免費提供樹苗,還教導種植和管理方式,甚至以獎金鼓勵栽植當時高經濟價值的油桐、杉木樹種。當時預計油桐原木將外銷日本,以其生長快速替代泡桐木材,但到1971年,日人拒絕臺灣的油桐輸出,長成已屆出材的種植心血,面臨的卻是價格一落千丈命運,造林地長滿種滿油桐卻無法販賣,面臨砍除,雇工又所費不貸,不砍林地則無他用,造成血本無歸,進退兩難局面。

1950~1960年代,林務局僱請部落青年們上山整理林地,每次工期經常長達一、二個月。布農族人失去山林,也無法「自主」造林而致富,只能在山林裡頭打著零工。大面積的造林工作單調沉重,伐木、植穴、造林、打枝、除草、疏伐、撫育等等,有時還必須危險攀爬母樹採集種子,夜晚林間萬籟俱寂,飲酒烤火百無聊賴之餘,傳唱下一首又一首林班歌曲。(全系列完)

◎ 本文選錄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出版之《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