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低碳專題
2023-02-24 10:42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造成數十萬人傷亡。毀滅性的人道危機下,彈藥和導彈的重金屬、燃料和化學物質殘留滲入土壤、地下水與空氣。飽受戰事摧殘的人們與環境,承受了難以抹滅的污染。
戰爭帶來巨大傷亡,對人、對環...
2023-02-24 10:15
近年來企業未達成其對外宣稱的氣候目標、不實產品廣告、資訊不透明等「漂綠」行為持續增加,也因此面臨越來越多的氣候訴訟。倫敦政經學院氣候訴訟教授謝茲爾(Joana Setzer)在媒體訪談中提醒各國企業:「在提出氣候承諾時,都應該想想自己是否能...
2023-02-21 10:48
美國新創公司Living Carbon利用基因改造白楊樹苗,讓它加速生長、吸取更多二氧化碳,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大規模解決方案。該公司曾在俄勒岡州種植600多棵白楊樹作為實地試驗,今年將走向大規模種植,目標是400萬棵樹,並且每年持續倍數增加...
2023-02-21 10:02
法式婚禮講求氣氛,除了使用精緻餐盤與桌飾外,低碳運輸、在地飲食、減少使用瓶裝水與一次性塑膠用品,避免食物浪費等更是目前趨勢。
今年初,台灣網路上一對準新人對於婚禮要在飯店還是辦桌的紛爭,掀起一場有關「辦桌文化」的論戰。結婚是終生大事,...
2023-02-13 17:50
國際能源總署(IEA)8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力市場報告」(Electricity Market Report 2023)指出,三年內再生能源將超越燃煤,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雖然各國經濟發展因能源危機而放緩,但隨著經濟復甦,電力需求將再...
2023-02-10 10:28
共享交通在歐洲發展超過15年,政府與民間都大力推廣。然而,這些便利的載具也衍生出不少亂象,除了用路人不守交通規則、缺乏法律規範、事故頻傳等,更有些人把他們當作抗議時的路障,或是宣洩情緒的管道,將整排車通通燒毀。種種問題,使得巴黎市長宣布,將...
2023-02-03 09:57
由聯合國報告提及的新加坡、印度案例可以發現,物理性的隔絕熱氣、保持通風,減少冷卻空調系統能源耗用,並且透過建築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提升能源效率,正是濕熱地區建築淨零的關鍵。
建築...
2023-02-02 17:58
美國於去(2022)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大力補助綠色產業,歐洲市場跟著震盪。擔心綠色技術出走,歐盟執委會昨(1日)宣布「綠色政綱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
2023-01-30 10:02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1.5°C內能否達成,不只減碳要給力,還得加緊腳步部署二氧化碳移除。以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為首的科學家,20日發布《全球碳移除報告》(State of Carbon Dioxide Removal),該報告是全球...
2023-01-19 10:34
在庫德-克爾科農場,如果全力運作沼氣發電,約可供應台灣7205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 德國沼氣發電雖然趕不上進口的天然氣,但卻是每個人都可參與的一種再生能源方式。而在台灣2050淨零目標之下,沼氣發電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