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 Page 17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消費

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 小行星基金會創辦人 Anna Lappe

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 小行星基金會創辦人 Anna Lappe

代表圖: 
2022-02-25 09:05
甜蜜的芒果、草莓,令人垂涎,卻也怕將殘留的農藥吃進肚子裡,或擔心生產過程破壞環境而遲疑。台灣農業用藥量高居全球前幾名,2017年農委會宣示十年農藥減半,同時推動「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作為配套措施,鼓勵發展相關技術協助農民減藥生產不影響產量...
2022-02-22 16:56
今年開春不但北部雨勢綿密、彷彿看不到盡頭,連原該乾旱的南部也因雨量激增,造成國境之南的洋蔥、蓮霧產量受影響。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以及極端氣候事件增加,不斷衝擊農糧生產。為此農委會率先宣示,2040年達成農業淨零排放,透過「減量」、「增匯」...
2022-02-16 10:29
林務局在恆春半島與外來入侵種「銀合歡」的移除戰爭持續多年,而剷除下來的銀合歡,也不斷尋找多元的去化管道。近期在台北設計建材中心展示的上百件家具及文創商品,就是使用銀合歡製成,由林務局與扶輪社合作舉辦的第一屆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最後決選出來的...
2022-02-14 17:44
每年生產超過1200億個塑膠瓶的可口可樂公司,上週四(10日)宣布要在2030年實踐25%可重複使用包裝的目標。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產品包裝轉為可重複使用的減塑路徑已是國際趨勢,台灣在地零售業也應盡快提出具體的減塑承諾...
2022-02-08 15:42
行政院今(8)召開記者會宣布,將開放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從原本的全面禁止進口改為「禁止野生鳥獸肉及菇類等特定品項」,並針對五縣進口產品逐批採取邊境輻射檢驗。衛福部強調,所有從日本輸台產品都還是必須檢附產地證明,且將採取「全球最嚴格」的輻射...
2022-02-08 10:57
國民餐桌上的香菇,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只是這些菇類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若以台灣年約使用5億多包太空包生產菇類,其中乾燥香菇佔2億包,每包太空包約需1公斤木屑,換算下來,需20萬噸木屑量;若以經營良好的經濟林計算,每公頃年約生產200噸木材...
2022-02-08 10:55
我國森林面積占60%,木材自給率卻僅1%,每年從國外進口約440萬立方公尺木材,不僅增加碳足跡,也可能淪為他國非法伐木的幫兇。林務局近年來積極振興本土林業、推動「國產材」,要在2027年將木材自給率提高到5%,但即便有了國產材溯源系統,不少...
2022-01-25 18:54
由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發起、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俗稱開花母蟹)的修法提案,七天內就有超過5000人參與連署、達成成案門檻。漁業署在昨(24)日召開意見交流座談會,包含水試所、地方漁會、動保團體等都出席。 除了首當其衝的收益衝擊,漁民也...
2022-01-25 18:49
年節期間是國人出遊的高峰,尤其南台灣恆春半島的墾丁,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湧入享受悠閒的熱帶海洋風情。不過,墾丁不只有海洋,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有台灣唯一保存完整的高位珊瑚礁森林生態系,區內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地形和植物生態特殊,是過去政府大力推動...
2022-01-25 10:30
魚油膠囊玲瑯滿目,是受歡迎的營養補充品。然而根據《衛報》報導,這種珍貴的產品在貼上「純淨」和「新鮮」的標籤前,都要先經歷一段漫長而且剝削海洋的過程——過度捕撈海洋食物網中的重要成員小型魚類,並經多次運送後,以工業規格加工研磨。 ...

頁面

訂閱 RSS - 綠色消費 訂閱 綠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