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2025-02-27 09:41
在寸土寸金的現代都市中,傳統太陽能板因需大量空間而難以推廣。但如果窗戶、摩天大樓,甚至手機螢幕都能在保持透明的同時悄悄發電呢?韓國科學家近期就研發出一款「透明太陽能板」,讓玻璃不僅透光還能發電,為城市帶來嶄新的綠能解決方案。
...
2025-02-26 21:53
歷時七年審查的四接環評案,今(26)日歷經七個多小時,最終在反四接團體「違法環評、撤銷結論」的口號聲中通過。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已權衡民間訴求,協和不得不開發;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則強調,環評不是最終戰場,明日將針對協和電廠土污...
2025-02-26 10:36
德國2月23日舉行大選,中間偏右的政黨聯盟贏得最多席次,基民盟(CDU)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下屆總理。反移民的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躍居第二大黨,反映選民對經濟與移民問題不滿,轉向右派。
梅爾茨強調市...
2025-02-25 23:48
2月25日
環境部嚴管氫氟碳化物 即日起禁止製造
氫氟碳化物具有高溫暖化潛勢,環境部配合國際公約,發布相關管理辦法加嚴管制,明訂自即日起禁止製造,7月起未經核准不得輸出入;廠商每年7月底前需向環境部申請次一年度核配量。(中央社報...
2025-02-25 18:55
環境部環評大會明將審查「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四接),民間團體今(25)日舉行記者會揭露匿名人士提供的報告,指出協和電廠場址土壤多氯聯苯等污染超標,質疑環說書所載土污內容與事實不符,登載不實恐違反《環評法》。
台電...
2025-02-25 14:57
經歷一年多的研商,內政部於上週五(21日)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明訂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物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應每20平方公尺設置1瓩太陽光電。多個民間團體指出,新建案多小於1000平方公尺,...
2025-02-25 10:21
「企業只負責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說道。當全球供應鏈對企業人權與環境責任的要求日益嚴格,台灣企業正站在國際標準的十字路口。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24日在台登場,首場周邊論壇「台灣企業與人權」聚焦...
2025-02-24 21:54
北市委外場館7/22起 一次性餐具將收費
北市環保局表示,今年7月22日起北市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一次性餐具將收費、不得低於新台幣1元,列管約280處、年減2700萬個垃圾。(中央社報導)
苗縣受...
2025-02-24 18:18
環境部26日將審查四接環評案,當天將以抽籤方式抽出20位發言民眾。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4)日表示,環境部已開設網路表單,所有民眾都能在後天中午前填寫表單表達意見。網路及書面意見將彙整給環評委員,也會要求台電回覆。但民間團體認為,文字意見無法...
2025-02-24 10:28
2月21~23日
橋頭再生水廠工程近8成 供台積電穩定可靠水資源
高市的橋頭再生水廠將成為北高首座再生水廠,採用生物薄膜處理系統(MBR)與海水淡化逆滲透膜(SWRO)兩大技術,確保水質符合半導體產業標準。該計畫由內政部國土署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