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2021-10-08 10:36
憑藉創新的展覽及豐富的標本,荷蘭的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獲得歐洲年度博物館獎。其中設有八個展場,展示「地球」、「死亡」、「冰河時期」、「誘惑」、「早期人類」、「恐龍時代」、「生命」、「科學現場」等主題。
荷蘭的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以...
2021-10-04 18:26
今天(4日)是世界動物日,有鑒於多數民眾對環境保護的概念仍然模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發起「台灣動植物著色日曆」募資計畫,期盼民眾透過日曆與親子著色,進一步認識台灣的野生動植物,瞭解棲地保育的重要性。
環資表示,這本台灣首...
2021-09-13 17:38
面對氣候變遷威脅,台灣的青年世代可能需要更多的準備,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今(13日)指出,在未來數十年間,氣候變遷的影響及各國轉型行動將迎來高峰,但台灣青年學子仍缺少相關教育與思考,屆時恐怕難以因應全球尺幅變革。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呼籲,教...
2021-08-11 23:50
8月11日
八卦山將開發為工業區 環團抗議憂威脅保育鳥類
彰化八卦山曾為「台灣民俗村」的地點,在園區荒廢多年後,最近由業者「惠來產創」申請開發為「惠來工業區」,引發環保團體對生態、水源和土石流的疑慮。今天彰化縣環保局前往...
2021-06-08 10:40
電影《喜馬拉雅》(히말라야;The Himalayas)描述了韓國登山家嚴弘吉(엄홍길)組織遠征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亞洲首位、世界第八位完登14座8000公尺以上山峰的嚴弘吉不只一次提到,人與山的關係不是「征服」,而是有緣身在此山中的深...
2021-04-19 18:03
綠色和平今(19日)啟用「Green Future Academy」線上學習系統,提供有關氣候變遷的學習資源,供民眾線上學習。綠色和平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表示,盼該系統補足現今教育現場相關教材不足的問題,提高年輕學子對氣候變遷的意識,進而...
2021-03-12 10:30
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小通過原民會審核,去年轉型為民族實驗小學,今年初不僅得到南投林管處及台大實驗林的協助,與學校師生完成布農族石板屋建構,今年植樹節前,更種下原住民族的神樹雀榕及神花金草石斛蘭,以豐富校園綠色生態,做為師生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
2021-01-25 16:46
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在《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中提起生命中的一次悸動:第一隻藍紫灰蝶入網的刹那,我見到了一顆畢生罕見的空中寶石。威爾森花了超過50年的時間,從事螞蟻研究、提倡生物多樣性、...
2021-01-08 10:55
2021年一開端,環保團體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推出「回收大百科」網頁,指出九成的台灣人有資源回收的習慣,卻有超過四成的「資源」沒有被正確地分類,民眾的回收知識只在「及格邊緣」。
「回收大百科」延續RE-THINK...
2020-12-18 10:57
5年前,一個10歲男孩的好奇心點著了他對鳥類的愛,並在日後席捲全村,促成村民們共同保護過境菲律賓南部的遷徙性猛禽。
故事的緣起是這樣的:在民答那峨島薩蘭加尼省(Sarangani province)的最南端附近,有個村子叫里約德皮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