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環境資訊中心」持續關注台灣的環境議題動態,包括廢污治理/循環經濟、能源轉型/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里山、國土計畫與海洋等面向,提供兼顧時效、廣度與深度的資訊,讓讀者掌握環境議題脈絡。
2025-05-16 16:01
核三廠2號機預計將在明(17)日午後逐步降載,晚間正式解聯。少了核電是否會缺電?是否影響電價?未來更多燃氣電廠上線,是否增加空污?在台灣踏入「非核家園」之際,許多人內心仍有疑問。本文整理了八個常見問題,幫助你更加了解核電歸零後,台灣的能源樣...
2025-05-16 15:04
隨著夏季逼近,國人「熱」得有感。環境部昨(16)日舉辦「AI 520部部向前行」施政週年記者會,部長彭啟明指出,將以實質抗熱行動取代「高溫假」思維,推動科學化保護戶外工作者。除高溫對策,環境部也同步啟動更全面的氣候政策布局,包括新版減碳目標...
2025-05-15 18:19
新北石門位於台灣能源發展前線,1971年首座核電廠在此設立,2003年首建6部商轉風機。近期有業者預計增設兩座陸域風機,總裝置容量約8.6MW。環境部昨(14)日進行「綠能石門區風電計畫」環評初審,環評委員認為業者針對風機噪音、炫影影響評估...
2025-05-14 18:05
在野黨昨(13)日挾人數優勢表決通過《核管法》修法,核電場運轉年限最多再延長20年、已停機的機組可申請「重啟」再運轉。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呼籲,核一、二、三從來沒有經過環評審查,如今執照屆滿後若要延役,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就直接延續,應該適用當...
2025-05-14 09:00
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座落在玉山山腳,這裡的田除了一片綠意,如果定睛細看,會發現綠葉底下藏著五顏六色的豆莢和作物,如拼布般低調錯落其中。這是當地「布農豆豆班」保留的傳統作物痕跡。
百年前,卓溪鄉多個部落因國家政策被迫從山上遷移到平地,水稻...
2025-05-13 20:24
核三將於本周六(17日)停機,立法院在野黨立委挾人數優勢,於今(13)日院會表決通過《核管法》修法,放寬核電機組申請換照規定,在「屆期前」都可提出申請、核電廠運轉年限最多再延長20年、已停機的機組可申請「重啟」再運轉。但草案未充分經討論,表...
2025-05-13 10:43
台電「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規劃興建隧道連接德基與谷關兩座水庫,打造「巨大儲能電池」。環境部昨(12)日召開該案環評初審,專案小組最後決議本案補件再審,要求台電針對施工可能引發的邊坡滑動,補充說明對德基及谷關水庫的影響與減輕對策,並提...
2025-05-12 14:03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面臨棘冠海星大爆發,台灣珊瑚礁學會及國家公園署海管處去(2024)年組織團隊,移除近1.4萬隻棘冠海星。今(2025)年團隊再度出發,1個月內已移除近3.4萬隻。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稱,海星所過之處猶如海底森林大火,健康的石...
2025-05-09 17:37
台灣第一部以「沉船」為主題的海洋生態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於 4月25日上映,採用8K 120幀的業界最高規格拍攝,即使裸視觀看,也能感受到極致細膩、立體且栩栩如生的影像,讓每一幀畫面都能細膩呈現深海的壯麗。
導演李景白分享拍攝過...
2025-05-09 16:52
核三廠將於下週末除役,屆時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在野黨抓緊時間推動《核管法》修法,力拼放寬延役門檻與換照期限。昨(8)日立法院進行黨團協商未果,但依議事規則修法草案最快可以在下周二(13日)進行表決。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修法無論通過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