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境資訊中心」持續關注台灣的環境議題動態,包括廢污治理/循環經濟、能源轉型/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里山、國土計畫與海洋等面向,提供兼顧時效、廣度與深度的資訊,讓讀者掌握環境議題脈絡。

2025-06-10 17:33
環境部2023年選出升格後第一屆環評委員,任期將在今(2025)年8月底屆滿。環境部今(10)日召開「公開遴選第二屆環評委員」記者會,宣布將在本(6)月12~26日開放法人、機關、大專院校、學術機構、團體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第二屆環評委員。 ...
2025-06-10 17:30
生物多樣性衰退與氣候變遷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困境,隨著企業投入生態保育的路徑越來越受重視,資金該往何處挹注,也成為企業掃描及尋覓的對象。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日正式公告「保育共生地認證方案」,這個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目的是...
2025-06-09 17:40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畢業的蘇弘恩,同時擁有太魯閣族及閩南人的血統。作品包括紀錄片《靈山》、劇情短片《土地》、紀錄長片《夢洄》、劇情短片《Rungay》,及今年推出的劇情長片《獵人兄弟》。《獵人兄弟》靈感來自蘇弘恩的部落見聞,藉一對...
2025-06-09 17:32
鄭宜豪,台中日南人。曾北漂到台北工作,10多年與都蘭部落因緣際會結下緣份,後來加入了舒米恩的團隊,與部落一起籌辦「阿米斯音樂節」,吸引了8000人來到都蘭部落。 而後,他受「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邀請,擔任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專案...
2025-06-06 14:54
近年來,日本政府全力發展碳捕捉技術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在台灣,經濟部今年提出的「減碳旗艦計劃」同樣提到透過混燒發電及碳捕捉技術來減少能源部門排放。 然而,多項研究顯示,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存在高成本低效益的問題,難以有效減少碳排放...
2025-06-06 14:53
近年來,日本積極推廣多種混燒發電技術,包括氫與天然氣、氨與煤的組合,宣稱此舉能降低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 在台灣,台電去年與日本IHI、住友商事簽署「大林電廠燃煤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致力推動混氨發電計畫,預計到2030年大林電廠將實現...
2025-06-06 09:54
這週六(6月7日)台灣步道日即將迎來十週年,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公布雙北步道鋪面複查結果,十年來台北水泥步道比例減少,但新北市水泥步道微幅增加,雙北整體仍是增加,統計步道水泥鋪面淨增加量有22公里。不過,天然步道在雙北市都有所增加,架高棧道的比...
2025-06-05 10:40
歐盟今年2月上路的新規規定,每支寶特瓶應摻配25%的rPET(再生PET塑膠料)。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與三人恆好昨(4)日宣布成立「瓶到瓶」(Bottle to Bottle)專案小組,推動本土飲料商自願承諾2030年寶特瓶摻配至少30...
2025-06-04 13:50
環境部昨(3)日宣布攜手企業與民間團體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盼提升台灣抗高溫調適能力。環境部啟動四大策略,建置高溫防護地圖(Cool Map),台北市則推出建築綠化新制,還有業者推出涼感衣、水冷服等商品,共同打造全民抗熱新日常。 ...
2025-06-04 09:35
離岸風電3-3期選商草案即將公布,關心海洋生態與漁業的民間團體與漁民、蚵農昨(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西部海域使用過度密集,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應落實「先遠岸,後近岸」的政策環評結論,並停止開發彰化風場航道與南北通行航道以東的海域,讓海洋環境...

頁面

訂閱 RSS - 台灣新聞 訂閱 台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