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環境資訊中心」持續關注台灣的環境議題動態,包括廢污治理/循環經濟、能源轉型/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里山、國土計畫與海洋等面向,提供兼顧時效、廣度與深度的資訊,讓讀者掌握環境議題脈絡。
2023-02-17 18:07
經濟部能源局於彰化規劃「大城光電示範區」,採全新模式,由政府遴選業者,區域內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將土地出租建設光電,原承租農民也可與業者合作發展農電或畜電共生,創下國內首例。
由於示範區內多為耕作中的農地,再度引發「與農爭地」疑慮。昨(...
2023-02-17 10:59
「增氣減煤」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過渡性政策,為了穩定供氣,中油決定沿著既有永安至通霄海底輸氣管線東側1公里處,另闢第二條海管備援,避免歲修或受損時供氣不穩。環保署昨(16日)召開「永安至通霄第二條海底輸氣管線興建計畫」專案小組第二次初審會議,高...
2023-02-17 10:57
為優化製程、改善周邊環境,電弧爐煉鋼業者華新麗華公司規劃拆除台南鹽水廠,並整合鄰近原用來堆放物料的土地,設置規模更大的「華新麗華產業園區」。該案昨(16日)進入環評初審,開發單位提出為周遭環頸雉、東方草鴞保留棲地,卻利用水道與鄰近農地隔開,...
2023-02-16 09:52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將分三期核配風場,每期配發兩年裝置容量共3GW,2023年進入第二期選商,預計2028至2029年併網。德國萊茵再生能源提出三座離岸風場彰風、海安、萊中,昨(15日)先後進入環評初審,三案皆決議補正再審。
...
2023-02-15 10:57
早上7點多,萬華的「一市仔」(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結束拍賣,批發商陸續把沒賣完的蔬果用菜車送走,留下一個個廢棄紙箱。整個市場正準備歇下腳步的時候,拾荒者才正要開始忙碌。他們不到清晨5點出門,推著推車到果菜市場等待。7點半後,一陣忙碌找尋、...
2023-02-14 18:25
土敘強震造成重大傷亡,立委陳椒華今(14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我國也屬於「地震國」,但行政院的組織改造方案卻將中央地質調查所與經濟部礦務局合併為「礦業管理與地質調查中心」,呼籲不應弱化關乎防災的地質調查工作。經濟部則回應,兩機關合作將對施政有...
2023-02-14 10:07
繼2019年草木染織和服展大獲好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台北植物園今年攜手「草木染x鯉幟行動快閃展」,二度邀請日本染織藝術家馬場內朱紀來台,2月8至19日在台北植物園及嘉義樹木園展出。現場除了介紹日本草木染染織程序、染料植物與色彩之外,民眾還...
2023-02-13 16:47
2023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波蘭,邀請多位波蘭作家分享文化、歷史與文學。現居波蘭的鳥類學者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nski)3日下午分享最近出版中文版的《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並與台...
2023-02-13 16:02
隨著COVID-19大流行,醫療性一次產品需求與廢棄物皆大幅增加。據統計,全球每月約使用194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手套。近期有研究指出,每片口罩老化後可能釋放出10億顆塑膠微粒,這些塑膠是否增加病毒在環境中附著傳播的能力,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表...
2023-02-13 10:56
經濟部能源局上週發布能源統計月報,2022年我國再生能源占整體發電量8.3%,以極小差距超越核電8.2%,是首次再生能源的全年度發電量超越核能。相較前一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了36%。經濟部表示,將持續增綠電裝置容量,預計2025年可達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