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 + 環保撬動中國 | Page 22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 + 環保撬動中國

2018-05-31 10:31
生活中製造出來的垃圾,在進到垃圾桶、燒掉之後就沒事了嗎? 同樣是廢棄物、垃圾議題,焚化爐垃圾焚燒後殘存的飛灰、底渣,以及工業產生的事業廢棄物,向來缺乏社會大眾的關注,但它們產生的問題,往往損害土地的健康,進而影響民眾的食品安全。 ...
2018-05-24 10:27
「訊息公開是非常重要!這訴求需要依據,我們團隊就一直在找依據。」簡單而平淡的一句話,道出零廢棄聯盟秘書長田倩,多年來匍匐推動垃圾焚燒資訊公開的工作樣貌。三十出頭的年紀,說話的聲調仍帶著女孩的活力,厚厚的鏡片下透出堅毅的眼神。過去這些年走來,...
2018-05-18 10:38
(延續上篇)台灣曾是外媒眼中的「垃圾處理天才」,今年更推出擴大限塑政策,自豪於領先全球,但回顧生活周遭,馬路上隨處可見棄置飲料杯、免洗餐具,偏鄉底渣亂填、集塵灰亂倒,不禁令人反思,這樣的廢棄物政策是「藥到病除」還是「短暫的止痛藥」。 ...
2018-05-17 10:58
醫學博士、物理博士、文學博士時有耳聞,但你聽過「垃圾博士」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4月份邀請中國廢棄物專家來台交流,其中一位就是有「垃圾博士」之稱的環境史專家毛達。 毛達是「零廢棄聯盟」發起人,廢棄物議題是他的關懷重心,從他2003年進...
2018-05-17 10:29
台灣曾是外媒眼中的「垃圾處理天才」,今年更推出擴大限塑政策,自豪於領先全球,但回顧生活周遭,馬路上隨處可見棄置飲料杯、免洗餐具,偏鄉底渣亂填、集塵灰亂倒,不禁令人反思,這樣的廢棄物政策是「藥到病除」還是「短暫的止痛藥」。 本報「中國綠...
2018-05-15 10:52
當香港、台灣兩個「愛」執垃圾的男人走埋一齊,會發展出怎樣的關係?我會說,是「愛情故事」。 話說香港的胡梓康是龍舟隊「泛非龍」的教練,冬季不「操水」的日子,會帶隊員到山頭、灘岸撿垃圾,而且難度愈高,愈帶勁。所以,你會在東龍島看到他們用飛...
2018-05-11 06:31
4月下旬,走訪台灣「廢棄物」主題之行的中國環保工作者,進入台南市區,從力行減塑的正興街區回到大學路18巷底民宿。一行人難掩疲憊,拖著行李爬上磨石子樓梯,來自北京環保團體《自然大學》的陳立雯是其中一員。房間吹進夜涼,談著與垃圾分類奮鬥的一路點...
2018-05-02 18:07
隨著中國「向污染宣戰」,煤炭消費量的減少,綠色技術、能源和建築受到了重視,城區內的工廠不是遷出就是關閉。自2014年這一政策宣布以來,中國的空氣質量有了顯著改善。芝加哥大學新的分析發現,2013年以來中國城市空氣PM2.5(細顆粒物)濃度平...
2018-04-22 18:29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終結塑膠污染」,環境資訊協會邀請在中國長期深耕廢棄物主題的工作者來台參訪,並在地球日當天舉辦「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分別從政策演進、焚燒廠監測、垃圾分類、回收物貿易等角度,分享他們在中國廢棄物議題的實踐經驗與分析。...
2018-03-08 10:09
中國中央政府最高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在2018年1月5日在其官網上宣布,正在研究制定一份新的防治塑膠垃圾污染政策文件。這份尚未頒布的文件看起來將是已經實行了十年的「限塑令」的升級版。 2008年3月,發改委宣佈全面禁...

頁面

訂閱 環保撬動中國 + 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