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 + 環保撬動中國 | Page 23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 + 環保撬動中國

2018-01-03 13:58
中國農業部提出的海洋捕撈產量「負增長」指標能否為近海捕撈贏得喘息的機會? 大西洋幾內亞比索海域,福遠漁127號船上的一級水手正在清洗捕獲的鯊魚。圖片來源:Liu Yuyang / Greenpeace ...
2017-12-20 16:48
燃煤集中供暖帶來的空氣污染令中國北方居民平均壽命受損,如何才能獲得沒有霧霾的溫暖? 在搶先完成煤改氣改造的北京,今年11月的PM2.5和PM10日均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55%和46%。圖片來源:Nick McInt...
2017-12-14 10:01
相比指引和鼓勵,環境律師張兢兢認為中國政府和立法機關更應該做好監管和追責,為海外投資設置堅固的法律底線。 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連年增長的海外經濟活動更加引人關注。僅在拉丁美洲,中國直接投資就已超過1100億美元,在巴西等...
2017-12-07 10:00
中國農村居民與污染的共處之道體現了人與環境關係的另一個面向。 農村地區的污染往往不亞於工業重鎮。一些礦業公司對環境法置若罔聞;家庭手工業者拆除電子垃圾時也給自己的健康造成了危害。那麼,這些社區能向誰求助?還是說他們只能依靠自己來盡量降...
2017-11-29 10:54
前言:「爲什麽要保護自然、我們又要如何保護自然?」也許是很多人有過的疑問,就連從事自然保護工作的人,也可能會在心中不斷拉扯、辯證。從1980年代就在秦嶺一帶投入貓熊研究、後來成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呂植,先是不滿足於學術研究所處的位...
2017-11-25 10:23
前言:野生動物保育常與在地農牧行為發生利益衝突,例如台灣的獼猴、石虎;而在中國,貓熊、雪豹等族群也面臨類似的課題。經歷過秦嶺地區的貓熊研究與保育推動經驗,1990年代中期,呂植開始深入青藏高原關注雪豹保育。這段經歷讓她對野生動物保育如何與人...
2017-11-23 10:25
國際能源署(IEA)的新報告指出,中國的能源政策選擇對於全球能源大局的定調至關重要。由於中國和印度的大規模投資,再生能源的成本正迅速降低。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頭號油氣生產大國的地位則更加鞏固,代替俄國成為這些污染產業的領頭者,歐巴馬時...
2017-11-16 10:57
從蒙大拿牛肉到波音飛機,中美兩國於11月9日在川普的首次中國國事訪問期間旋風般簽署了大量經貿協議。 一方面,中美兩國在朝鮮半島和貿易問題上的緊張關係還在持續;另一方面,天然氣已成為關乎兩國共同利益的一個領域。此次中美簽署的能源協議金額...
野性中國創辦人奚志農。圖片提供:奚志農(本照片不適用CC 共創授權)
2017-11-10 10:07
作者:陳文姿(本報記者) 中國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辦人奚志農在野生動物攝影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長期追蹤記錄瀕危滇金絲猴,並以《追尋滇金絲猴》一片獲得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自然銀幕電影節」(Wildscreen Festival)獎項;另一部紀錄片《滇金絲猴》則獲得國際野生動物攝影領域最具權威性的賽事——英國「BG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的「瀕危物種」單項大獎。奚志農擔任製片的紀錄片「雲上的家庭」則在2016年獲艾美獎提名最佳紀錄片。 但是,野生動物攝影並非奚志農的全部。提起攝影機,他有個更重要、更緊急的使命,就是搶救瀕危野生動物與牠們的棲地。不在野外的日子,他在都市叢林奔走,...
2017-11-09 10:03
勞倫斯・圖比亞那與鄒驥認為,隨著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其他國家別無選擇,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 2017年波昂聯合國氣候大會開幕在即,各國政府將就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之後的後續行動方案展開磋商。在這個關口,以下幾個問題非常關鍵...

頁面

訂閱 環保撬動中國 + 透視中國環境 + 兩岸環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