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周年】產業轉型有影無? 公民團體要陳菊兌現承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高雄氣爆周年】產業轉型有影無? 公民團體要陳菊兌現承諾

2015年07月05日
本報2015年7月5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7月底,高雄氣爆事件將屆滿周年,然而暗藏地底的管線危機和整體產業轉型計畫有無任何進展?3日,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高雄氣爆一週年論壇「石化管線上的宜居城市」,高雄市副市長陳金德表示,未來高雄一定要轉型,但石化管線要遷離住宅區,短期內不可能做到,只能在發展經濟同時維持管線安全下,做到宜居城市。他說,經濟部提出的石化專區可能是解決管線安全疑慮的辦法,但高雄是否要繼續發展石化業,應是優先思考的課題。

不過公民團體表示,市長陳菊多次承諾中油五輕在年底遷廠後要轉型生態公園,以及大社工業區2018年由特種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後既有煙囪產業的去留,至今不見市府有任何規劃和作為。氣爆後,陳菊屢次發言更令公民團體對高雄未來的城市願景充滿疑慮。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高雄氣爆一週年論壇「石化管線上的宜居城市」,檢視高雄市府產業轉型的決心。攝影:李育琴。

犧牲體系的工業才有競爭力?  學者:政府觀念太落後

去年7月31日接近午夜,高雄市發生了歷來最嚴重的氣爆意外,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輕重傷,除了掀起石化管線安全問題,也炸開高雄長期犧牲市民健康和環境成本,發展石化工業的爭議。自詡宜居城市的高雄,難道未來還要走石化業老路嗎?

「高雄是在犧牲的體系下去維持產業發展,」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解釋,當初高雄大量且快速複製18世紀西方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眾人在追求發展、享受時,卻未看到背後巨大的風險,包括無法復原、補償的環境污染和民眾健康。

我們的島 768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一年前,高雄氣爆現場。圖片來源:我們的島768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周桂田表示,全球經濟趨勢已成跳躍式轉型發展,台灣的困境卻是,許多人腦袋還停留在過去的發電、勞動和產業發展模式,如同拿傳統手機去跟iphone比一樣。

「我們能不能找到比較乾淨的發電材料,同時供應電力又不會造成健康危害?而不只是認為禁燒石油焦和生煤會造成電力不足的問題。」他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快速朝綠色轉型,經濟部還認為在犧牲體系下才有競爭力,觀念非常落後。

台灣要如何走向更永續的路徑?周桂田認為我們需要更多想像。包括在國家的治理層次上,應有更多政府、產業和社會的對話,納入公民參與。

他表示,在風險社會,培養公民科學知識和資訊透明非常重要,參考歐盟經驗可知,讓公民參與市政規劃和充分溝通,才能促成國家和城市治理成功轉型。

災難開啟改革契機  市府卻拒與人民溝通

「氣爆發生1年了,我們卻只能不斷猜測政府對未來高雄發展的想像是什麼,」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說,原以為災難是開啟改革的機會,對公安治理、產業發展和社區知情權,政府應有更合時宜的方案。但只發現台灣從政府到企業好像活在不同世界,唯恐市民多知道一點資訊。

不管是高雄市政府,或未來中央換黨執政,高雄市南北石化產業究竟要轉型,還是繼續擴張?說要產業轉型為何還提出石化專區?到底政府的盤算是什麼?

邱花妹說,民眾需了解政府對產業面和政策的想法,她要求市長盡快兌現已承諾的溝通平台,並開啟與市民對話,「我不希望我的小孩以後仍活在這樣世代不正義的社會。」

後勁轉型生態公園生變?李根政:陳菊需要政策決心

後勁工業區轉型生態公園何時兌現?李育琴攝
後勁工業區轉型生態公園何時兌現?攝影:李育琴。

陳菊屢次公開承諾未來高雄要污染減半、綠地加倍,但後來又說大社工業區既有污染產業可繼續營運。對此,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沈健全憤怒表示,高雄工業發展是個犧牲的體系,但某些人的犧牲更嚴重,北高雄工業區的健康風險一再超標,住在石化工業區旁居民的悲哀,市長是否了解?

他表示,從國際上頁岩氣開發趨勢看來,高雄石化產業一點前途都沒有,市府執政團隊竟看不清這個事實。陳菊掌握了都市計畫,是否真有心面對高雄的未來發展,落實承諾?

陳金德認為,產業轉型非一蹴可幾,公民團體理想陳意高,站在市府執行者的角色,卻須思考實際上要如何達成的問題。

他說,後勁五輕廠為中油土地,市府會整合公民團體、市民及市府都市計畫意見,提供給中油,最後土地利用決定權仍在中央,表達市府對後勁轉型的態度。至於建立溝通平台一事,他將回到府內轉達。

對於陳金德的回應,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說,市民對高雄許多重要課題和政策充滿疑慮,包括高屏大湖、大社和後勁的轉型,以及社區知情權等議題,市民不解的是,過去陳菊多次在公開場合做出承諾,為何因時間過去而轉變態度?

「對於高雄未來的願景,完全取決於政府要不要做,」李根政說。他質疑陳菊的政策決心不明確,不把人民意見放在心上,碰到問題又不願對話,讓人憂心若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是否更無反對的聲音和力量?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