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819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17-04-12 10:30
地鐵是全世界最廣泛地使用的大眾運輸系統,但每天數百萬的通勤旅客的空污暴露總量和潛在健康威脅,可能超過汽車駕駛人!根據英國薩里大學研究,在最糟的情況下,倫敦地鐵系統內的懸浮微粒濃度可比市區車內還高八倍。 這些懸浮微粒空氣污染物質的來源並...
2017-04-12 10:18
「大家一起跳」的力量究竟多驚人?阿妹2015年小巨蛋開唱,歌迷集體整齊上下跳動引發共振,小巨蛋隔年祭出俗稱「阿妹條款」的規定,凡演唱會引發振動超過63分貝者,每首歌可開罰10萬元。條款一出引發音樂人不滿,認為不應限制歌手發揮,而該從改善場地...
2017-04-11 16:25
環署11日宣布,為了再提升養豬糞尿效果,將補助大型畜牧業擴大設置厭氧發酵與沼氣發電設備,只要他們有協助小型畜牧場處理糞尿,且資源利用率達75%以上。水保處副處長劉瑞祥表示「這是大豬帶小豬。」此政策待署長李應元批准後,明後日就可正式上路。 ...
2017-04-11 12:49
野鳥學會今(11)日發佈冬季「數鳥嘉年華」的統計數據,指出雖然因為參與人數、樣區數都有成長,統計到的鳥類數量總量是上升的,不過,黑腹燕鷗、蒼鷺等部分常見鳥種的數量卻大幅下降,甚至達減半之譜。 鳥會初步認為這可能並不是調查的偏誤造成,而...
2017-04-11 10:39
過去30年間,地球上有一半的珊瑚消失。氣候變遷可說是珊瑚的頭號威脅,科學家甚至估計,2050年後僅有10%的珊瑚能夠存活。 於是科學家在今年發起史無前例的「珊瑚礁50」(50 Reefs,暫譯)跨國搶救計畫,來自各國的頂尖學者與研究機...
2017-04-11 10:35
建於1923年的屏東來義鄉二峰圳伏流水取水工程,過去曾經日供20萬噸水給下游社區和台糖農地使用,即使在枯水期也有7萬噸,近年卻因為河道下的取水堰堤受損,輸水廊道淤積造成水流阻塞,長年免費取用二峰圳供水的來義鄉民也無水可用。 屏東縣政府...
2017-04-10 18:44
環署提出一系列的環評制度改革,其中「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近期推出了修正草案,並在10日下午進行公聽會。 「開發行為環評作業準則」在3月10日預告修正。此次修正,環署強調是為了縮短一階環評程序,也要落實全國區域計畫及國土計畫的...
2017-04-10 17:25
事關8年8,800億特別預算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今(10)起在立法院辦理六場公聽會,首場公聽會針對綠能建設。綠能建設預計投資特別預算243億元,並帶動民間投資1兆4,278億元。贊成學者認為國家帶頭,讓產業晉身國際等級。反對...
2017-04-10 10:57
環保署10日開記者會宣布淨灘認養活動,但在前一日,環保署長李應元卻遭資深媒體人在臉書上揭露參與了「魚翅宴」,也引起環團轉貼議論。李應元在記者會前遭媒體追問,坦言「吃了」。但承諾將來不會再吃,家人也不會吃,日後聚餐也將勸導同行者不要再點魚翅。...
2017-04-10 10:30
核廢不要放我家,每次核廢候選場址一公布就大反彈的難題如何解?德國議員、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 (Bärbel Höhn)昨(9)日來台分享德國核廢處置經驗。霍恩詳述德國核廢處置原則,並強調科學證據、公平公開、民眾參等要素。 她強調,核廢處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