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灌溉水質監測現漏洞?農委會:跨部會把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田灌溉水質監測現漏洞?農委會:跨部會把關

2014年07月09日
摘錄自2014年7月7日今日新聞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農田灌溉水源引發外界質疑,農委會今(7)日強調,長期辦理田間食用作物重金屬含量,及農田灌溉水品質監測,並針對高風險區域列為重點監測對象,推動農業灌溉水質保護方案,設置自動連續監測應變系統,防止廢污水污染農田。

針對媒體報導「毒害農田的廢水」,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每年平均辦理500多件田間食用作物重金屬污染監測,針對曾受污染農地、鄰近高污染風險區、民眾檢舉疑似污染區,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在農作物收成前進行田間監測並管控採收。

農委會指出,受污染農地經環保機關調查,若土壤污染物濃度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可公告為污染控制場址,將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處理,並全面銷燬地上作物;受污染農地也將強制停耕,農民所受損失由環保署補償、整治,整治完成後才可公告解除管制,恢復一般農地使用並列入監控。

農委會強調,若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過食品衛生管理法「食米重金屬限量標準」或「蔬果植物類(可食部分)重金屬限量標準」,立即於田間剷除銷燬農作物,防止流入市面,並補償農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