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保護區、99%國有地 薇閣擴建案審查砲聲隆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變更保護區、99%國有地 薇閣擴建案審查砲聲隆隆

2014年07月15日
本報2014年7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內湖慈濟案紛擾多年後,私立名校薇閣國小也提出變更1.6公頃保護區為文教區,申請擴建為幼兒園,同樣惹議。15日此案進入都市計畫委員會小組審核,會中砲聲隆隆,除了當地居民相當不滿,多數委員們亦對此案的合理性存疑。

主席張桂林表示,此案不但應實地現勘、且上月討論北市保護區通盤檢討與變更原則也尚未有結論,另外還有此案所引用的租賣國有地與都市計畫相關法令是否恰當的問題,因此,需要待這3點釐清之後,才能繼續審議。

私立名校薇閣國小提出變更1.6公頃保護區為文教區,申請擴建為幼兒園,引發爭議。攝影:賴品瑀。

變更保護區、開發後恐衝擊交通  上百民眾到場關切  

薇閣案位於北市北投區泉源里,計畫面積1.6公頃左右,並無達到需作環評的規模,但其平均坡度三級坡以下佔70%、四級坡以上的30%,仍讓當地居民擔心開發將影響住家安危。雖然薇閣喊出建蔽率20%、容積率30%的規模,強調並非是蓋大樓,但變更保護區的合理性,與對當地交通的衝擊,讓上百民眾前往市府關心審議過程。

由於校地不足,薇閣國小2005年發起擴建計畫,2010年薇閣提出變更案,計畫將以1%的自有校地與99%屬於保護區的國有土地,興建為幼稚園與國小一、二年級校舍,此次計畫則更改為幼兒園,約容納800個幼兒。此舉讓當地民眾不滿,除了擔憂在保護區進行開發將帶來災難,更指責交通流量因此大增,不但擾民更可能危害安全。

雖然薇閣引用都計法第27條第1條第4款「為配合中央、直轄市或縣(市)興建之重大建設...」但此見解遭到批判。北市教育局表示,此計畫可配合北市的幼托整合政策,並滿足北投區幼兒就學需求,因此願意認定此案為配合地方政府施政方針的重大建設計畫。

雖然委員劉小蘭等人質疑,由於少子化,中小學的學生數量下降,甚至北市也出現部分廢校的案例,教育局應活用閒置校地等。但教育局解釋,2012年「幼托合一」 政策展開後,原本教育幼兒 「幼稚園」年齡為4至6歲,如今與「托兒所」合併後,「幼兒園」入學降至2歲。目前台北市2到6歲的人口有10萬多人,但公立幼兒園只能提供約1萬7千個名額,雖然市府正在從擴充容量、增班努力,但不足的仍得仰賴私人。

幼托名額不足,服務在地?  議員批教育局本末倒置

教育局指出,北投的幼兒有9千人,但幼兒園卻有4千名額,且沒有2歲班,3歲班也很少,而薇閣將原計畫的擴建一、二年級與幼稚園變更為全幼兒園,則更有幫助,教育局當然樂觀其成。

但居民與劉小蘭仍質疑,幼兒教育應該以發展社區型為主,讓幼兒能就地就讀,並非讓那麼小的小孩坐著交通車從各地前往上學。且薇閣國小眾所皆知學費所費不貲,當地居民恐怕不見得負擔得起。

教育局的回應引起不滿,市議員吳思瑤辦公室痛批,教育局實在荒謬,薇閣先超收了學生,再來要土地,然後教育局就同意開發,此舉根本是本末倒置、倒因為果。且既然幼兒園不足,教育局自身的政策何在?吳辦更強調,就算薇閣小學真有需要擴建,也不該跟解編保護區、開發山坡地兩者掛勾。他們表示看不到非要開發山坡地不可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更奉勸薇閣不要做出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否則怎麼教育學生。

委員們也多質疑,6月時的第660次大會中,討論北市保護區通盤檢討與變更原則尚未有結論,但當時明顯對於為何都發局提出文化、教育、慈善、醫療等公益使用需求者,就可變更為特定專用區有相當多的疑問,如今此案仍想引用此處理原則,委員們多不能接受。

為何能買國有地?  教育局:鼓勵私人興學  居民難接受

除了將以都計法變更保護區是否符合惹議,薇閣為何可購買國有地也受到檢驗。此案國有地佔了99%,而引起關注。北市教育局表示,為了鼓勵私人興學,在2006年同意薇閣將該地規劃為幼稚園園區,行政院亦在2006年函財政部,同意依國有財產法將國有地賣給薇閣小學。

但泉源自救會指出,這16,151.08平方公尺的國有土地,以每平方4400元計算,只需要 71,064,752元,僅是現值2,293,453,360元的零頭,因此自救會痛批,等於北市府幫薇閣省下22億元,他們直批這就是黑箱作業。

居民擔憂保護區解編後,不但將身陷災害風險,更會失去美景與安寧,他們更指出,當地路段多屬蜿蜒山路,目前的薇閣中小學上下學時間所造成的壅塞已讓他們不堪其擾。雖然校方提出將在校本部以校車轉運,但居民質疑若家長執意自行接送仍將造成困擾,即使能成功規範轉運,但800個學童等同要開出40多台20人小巴士,當地同樣無法承受衝擊。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