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種「短角鈍頭蝽」 墾丁現蹤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世界新種「短角鈍頭蝽」 墾丁現蹤

2014年08月07日
本報2014年8月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全世界目前僅有2種的鈍頭屬椿象。(圖:營建署墾管處)恆春半島新成員報到!墾丁國家公園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世界新種「短角鈍頭蝽」,是台灣唯一的鈍頭蝽屬,也是全世界已知的鈍頭蝽屬第二種。

墾管處保育課課長馬協群表示,全世界有兩種鈍頭蝽屬,在台灣發現的新種短角鈍頭蝽Amblycara innocens Tsai & Rédei, 2014),南仁山、欖仁溪及社頂等處都可見,數量並不多;國外則僅於菲律賓巴拉望島現蹤。

在此之前,鈍頭蝽屬昆蟲數量稀少不常見,唯一的物種為長角鈍頭蝽〔A. gladiatoria(Stål, 1876)〕,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馬來西亞、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巴拉巴克島、印尼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斐濟。

在墾丁國家公園所採得的標本經比對確定為新種,並命名為短角鈍頭蝽,是台灣首度發現的鈍頭蝽屬昆蟲。

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調查的昆蟲研究團隊,研究成員包括康寧大學助理教授藍艷秋、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李後晶、中興大學助理教授李後鋒與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蔡經甫;並由北海道大學蔡經甫博士與中國南開大學Dr. David Rédei,發表於布拉格國家昆蟲博物館學報(Acta Entomologica Musei Nationalis Pragae)。

研究計畫是採與國內外分類學者共同合作研究及鑑定物種模式,並將所發表新種的模式標本保存於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副模式標本則保存於林業試驗所標本館。

短角鈍頭蝽成蟲體長約在17~21公釐之間,體色淡黃褐,前胸兩側邊緣各有1條黃色光滑的硬胝、側角突出超過前翅革片基部,末端尖、中胸腹板中央有一條淺隆脊、腹部腹板第3~5節有一條縱溝。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