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南案一籮筐的問題與疑慮 誰來把關與釐清? (中) | 環境資訊中心

濱南案一籮筐的問題與疑慮 誰來把關與釐清? (中)

2002年03月27日
作者:林素貞 (成大環工系教授)

二、工業港區位:



工業港區位目前尚未評估,開發者執意要在七股潟湖開發,對於工業港替代方案,如離島工業區,僅就成本不符經濟,時程無法配合為理由不予考慮,並未提供完整的資料,就海岸變遷、生態觀點、環境涵容力、漁業資源損失、社會成本等,作進一步分析與評選。事實上,濱南工業港區位可考量擴建六輕專用港,如此石化與鋼鐵廠亦可遷至離島,將高污染工業集中於離島管理,既可降低環境與社會成本,且可增進六輕港口的經濟效益,為環保與經濟的雙贏策略。然而,環保署卻未要求開發者就工業區及工業港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試想,若是只讓工業區的環評通過,而工業港去向不明,則開發者將擔負重大的風險,這難道是有擔當的政府作為嗎?還是說,未來工業局與環保署就可以有理由順水推舟,讓工業港環評輕易過關呢?難道這沒有「護航」或「以整化零」之嫌嗎?



三、供水來源:



濱南案需水共19.4萬噸,而目前水資局對濱南案僅能提供8萬噸。由於南部水資源一向短缺,原有供水計畫並未列入濱南工業區,九十五年以後,南部地區各項水源開發案仍具許多不確定性,水資局未能保證能提供濱南案任何水源,即使開發者有意以海水淡化的方案解決,然而環評報告中並未見到確切的方案,若是未來缺水,工業局會坐視不管嗎?還是政府將以開發美濃水庫做為犧牲的代價呢?又若是開發者認為11萬噸的缺水計畫,可另案提出環評處理,這是非常不負責的作法,因為對於任何開發計劃,穩定的供水來源為計畫成敗的關鍵,此案對未來南部民生及南科用水將有相當的排擠效應,故此案環保署理當要求開發者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及配套措施,且一併於定稿前提出,並經由環評委員審核,而非只由環保署內部確認,否則公信力何在?



四、黑面琵鷺在「國際主要濕地公約」中已被列入保育物種,且是廣為國人喜愛的嬌客。



若因濱南案的開發,導致黑面琵鷺棲息地遭受破壞,台灣多年來的保育心力將付諸東流,國際形象亦將大為折損。試想:多年來我國常斥資鉅額爭取國際友邦支持,努力突破目前國際外交與兩岸危機的窘境,如今為濱南案危及黑面琵鷺棲息地而降低我國國際形象,這些代價值得嗎?雖然,月前台南縣長與農委會表示將儘速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然新版的保護區大幅縮水,並未將工業區內黑面琵鷺的覓食區劃入,且未舉辦公聽會,未來恐遭多方爭議。尤其讓人憂心的是,這樣倉促的劃設保護區,是否讓保育人士吃了「定心丸」而鬆懈了潟湖、沙洲及海岸侵蝕面臨的危機呢?又開發者可以此為理由,而加速推動濱南案,因為反正保護區的劃設對保育人士已有交代,其他的利益團體也就可以登堂入「瀉」,各取所欲了,不是嗎?想想,這塊台灣僅有的尚未受到污染且生產力豐沛的七股潟湖,未來的命運充滿著變數,背後是否有太多的政治角力與「無形的手」在操縱與推磨呢?它的前景讓人堪憂,值得大家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