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時代的親密接觸
歷史上有名的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人類史上的地理大發現,在15~17世紀,歐洲各路強權的探險家與航海家水手,為了找尋直達東方世界的新航路,開始了一系列探察新世界海疆陸域的航海活動,意外發現了許多歐洲人不曾踏足的處女地。
但在同時期,可不僅僅有歐洲人讓人類文明在世界新海域裡留下開疆闢土的足跡。將目光看向亞洲,西元15世紀初期正是明成祖朱棣統領中國的時期,那時國力昌盛,民豐物饒。為了成就他的海上大業,明成祖命內官監太監鄭和率領一支近3萬人的海軍艦隊,浩浩蕩蕩地從南京長江東岸,一路遠行拜訪30多個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區域,顯赫國威,並帶回海外的珍寶。
在第5次下西洋期間,有兩艘中國帆船從印度出發,一路向南深入到南非大陸附近的海域,此行便來到了馬達加斯加,這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與這塊島嶼的接觸,可比16世紀由葡萄牙船長Diego Dias帶領的歐洲船隻與此島最早的接觸要早好幾10年!
多樣人文 豐富島上色彩
但這島嶼上人類文明開疆闢土的足跡,可要遠遠回溯到大約於2千年前,便開始有人類開墾定居,一般認為馬達加斯加最早的先民為印尼人,或印尼人與非洲人的混血後裔。隨後這個島上充滿了各種來自於東南亞,印度及中東地區的的移民者,這樣的遷徙也帶來豐富多元文化,產生了混合人種。現今,在馬達加斯加有18個族群,有以西海岸為主的非洲裔薩卡拉瓦人,也有居住高原的印尼裔梅里納人等,孕育了馬達加斯加迷人的文化內涵與地方信仰。
其中印尼文化在馬達加斯加人民的語言與生活上影響尤其顯著,像是主食米飯的習慣便是由此而來,一般是吃米飯就菜,葷素搭配。當地豬肉價格較高,肉食主要以牛肉為主。而當地的牛因背上長有駝峰,故被稱為瘤牛(zébu),原生於印度,便反映了外來文化對馬達加斯加人民的影響。
在馬達加斯加還可以看到各種可口的點心如羅望子、蛋糕、玉米粉餅、乾香蕉片、油炸鹹餅等,其中蛋糕類不乏許多是米磨成的粉末,混和花生油、紅塘等配料,再包在香蕉葉裡加工而成,跟一般我們印象中用麵粉作的蛋糕比較不一樣,在許多鎮上的小攤隨處可見,敢不敢嘗試就見仁見智了!要是行走在鄉間,還可以嚐到「雨林的主食」,也是世上許多原住民族共享的美食──樹薯和甘薯,淋上一點甜煉乳就成了一道樸食美味的甜點。
想要多了解這島上的人文風情,就要來到安伯希拉鎮,這個位於馬國美麗的內陸地區,放眼盡是丘陵起伏的梯田,點綴褐色土牆和茅草屋頂的馬島村落,形成一幅田園寧靜景象。
這裡有著獨特而富有異域風情的木雕技術,其中不乏用珍貴木材如神木(馬國一種獨有珍稀木材)、紅木,紫檀等雕刻而成的各式精美作品,已成為當地發展生態旅遊中最佳的伴手禮。此外當地人也具有相當的環保回收觀念,利用曬乾後的牛角加工拋光製作成各種藝術品如項鍊、湯匙等;以及用鐵絲、木屑、軟管、奶粉罐等多種廢棄物製成腳踏車飾品,極具創意巧思!
善用天然資源 穩定經濟也永續環境
馬達加斯加大多數居民主要依靠農業與漁業等第一級產業為生,目前超過一半的人民每天所得也僅稍微超過世界銀行制定的每日人均1.25美元的貧困線(poverty line)而已。但自從2005年政府宣佈在美麗的內陸地區發現大量的石油,連同從上世紀末就開始開採的各種礦源如:這裡有世界上儲藏量最大的鈦鐵礦之一、寶石生產如:主要是藍寶石,目前馬達加斯加的藍寶石供應量已達全世界一半產值!這些地下的天然資源已成為馬達加斯加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採礦帶來了就業機會,然而卻也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劇烈改變。愛好自然的我看到此景當然憂心匆匆,但談環境保育也不能只一面顧及生態而罔顧當地居民權益。
生態旅遊(Ecotourism)或許是種解套的折衷辦法,近三十年來,當地許多愛好自然者與環保團體如The World Bank和Madagascar Environmental Justice Network在馬達加斯加大力提倡這種旅遊方式,希望能用對環境較小衝擊的經濟活動,幫助馬達加斯加人民維持生計,改善貧困的同時,也保護當地自然環境與各種野生動植物。環境保育是條漫漫長路,唯有顧及人民生計福祉的保育策略,才能真正落實當地,並讓當地居民自發性的永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