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縣市候選人頻頻曝光、發表言論引發媒體、社會輿論;大樓外牆、公車上不知何時換上的候選人拱手作揖、巧笑倩兮半身像,於是我們察覺,這民主社會珍貴的象徵之一:「選舉」又快到來。
是的,年底九合一大選倒數著,在非藍即綠的政治口水中,到底誰能在廟堂之上、在大街小巷裡為弱勢發聲?誰願意替沒有選票的綠樹藍天大自然挺身而出?
為提供讀者不同的檢視觀點,即日起,環境資訊中心推出2014九合一選舉專題,首先以第五大政黨綠黨候選人專訪打頭陣,陸續將為文分析六都首長政見中的環保成分、訪問有環境理念的候選人,讓讀者知道村里長、縣市議員究竟如何在崗位上發揮守護環境的功能,敬請期待。
「如果一個候選人無法畫出他選區的地圖,無法找出像街道交通設計不良這樣的小癥結,就有愧於318以來公民力量的支援。」擬代表綠黨參選新北市第一選區 (八里/三芝/石門/淡水)市議員的王鐘銘說。第二次披上市議員戰袍的他,經過4年耕耘在地議題的實戰經驗,要以兼顧環境文化與在地生活的藍圖,提供淡海市民不一樣的願景。
淡海升級藍圖:發展在地經濟圈
坐在淡水學府路上一間簡單老舊的小客廳裡,王鐘銘手拿紙筆滔滔不絕地講述他對淡水的細緻觀察和想像。他將淡水分成3個區塊:一個是必須兼顧都市更新與文化資產保護的「老鎮區」,一是以淡海新市鎮一期與水碓週邊、未來居住人口最密集的「淡水新核心」,另一個則是農業與輕工業發達、被他稱之為「淡水村落」的其他區塊。
王鐘銘分析每個區塊的特性和發展需求。他認為發展已久的老鎮區要達到永續繁華的目標,必須思考觀光與生活之間的平衡融合。
「如果談到巴黎這類的觀光勝地,我們都想感受當地人的生活。但淡水的在地生活和觀光卻是斷裂的。」他發現。例如新北市政府計畫進行「藝術型都更」,將中正路後段的地政、戶政、郵局、電信、電力等機關移到淡海新市鎮一期,以擴展遊客的觀光範圍。但王鐘銘認為,如此將壓縮居民親近淡水河畔的活動空間和機會。要發展淡水觀光,他認為不能單獨以觀光客取向來設計,應以數百年繁華文化為底蘊,提升在地居民的生活機能,讓遊客不只體驗淡水河岸的風情,也能感受淡水人的好生活。
追求好生活,一樣是他對「淡水新核心區」的想像。他估計未來這裡將是淡水人口最稠密的居住區,「但這裡沒有社區大學、巷弄咖啡館、沒有可以好好坐下來的空間。」換言之,這裡的生活機能還不夠。他將競選總部設在此地,一方面是宣示對淡水新居民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此做為社區發展的據點,用藝文和論壇活動帶來不同的發展想像。他相信,有了好的生活,居民就能產生在地認同,進而參與公共事務,關心環境。
「淡水村落」在王鐘銘的心中,則是淡水生產力最強的區塊。這裡不只有農業,還有工研醋、阿原肥皂和保險套觀光工廠,呈現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他希望能在此推動產業文化升級,輔導工廠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對於被大屯山、海和淡水河圈隔成一方天地的淡水來說,這裡將可以供給糧食所需,形成低碳的在地經濟。
為擋下淡北道路不遺餘力的王鐘銘,相信淡水的未來不是依附於外,而是串連三區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將地理限制轉化為發展健全的在地經濟圈。如此形成的淡水文化,將能成為新的觀光資源,讓淡水成為台灣城鄉發展的典範。
身為鮭魚洄流的淡水人,王鐘銘對於河對岸的八里也有獨特的看法。他認為八里擁有比淡水更廣大平坦的腹地和發展潛力,卻總是被當作淡水的觀光附屬地,或放置垃圾的邊陲地帶 (如汙水廠、鄰近焚化爐等)。「八里的困境不是在於有無開發案,因為這麼多開發案也沒有讓生活變得更好。生活升級,經濟才能升級。」他直言。
在他的藍圖中,生活機能的提升包括交通、商業、公共服務、醫療文教和環保,提升之後,觀光才能跟著升級。以交通為例,八里人要乘大眾交通系統到台北市區,必須過河搭捷運繞一大圈。台64線開通之後雖然縮短開車距離,但卻尚無公車路線循此捷徑。因此他認為,與其期待爭議多、不牢靠、一樣繞遠路的淡江大橋和輕軌電車,不如規劃多班次的低底盤公車直通八里與台北市區,所需的工程費用只有興建連接台64線和台1線的交流道。在經費和時間上,都比華而不實的大建設可行。而當八里人活出自己獨特的生活、港口文化、認同、和公共參與,就有機會成為不同於淡水的觀光新中心。
從生活中 尋找在地發展的共同想像
言談之中,可以發現王鐘銘對開發的想像,不是盲目追求無視環境承載力的大建設,而是尊重並善用在地自然人文條件,從私人和公共生活進行提升。「我並不是反對開發。」他強調。
不同於4年前高談綠色交通和青年返鄉的理念,這次王鐘銘提出「市長候選人級」的實質規劃政見,不只是為了打破「發展 vs. 環境」的二分邏輯和回應「為反對而反對」的刻版攻擊,也是近幾年奔走開發爭議的深切反思。「我稱之為王鐘銘2.0」,他笑稱。
反對淡北道路的成功,讓他體會到複雜的情緒。擋下道路後,原本自認對抗蠻橫政策的他,變成了支持居民眼中同樣蠻橫無情的角色。這讓他思考如何走出對立,兼顧不同立場居民的聲音。
「我依然相信非開發式資本主義的綠色經濟願景,但另類非市場取向的發展想像還需要時間,才能在地生根。」綠色經濟無法一蹴可幾,在抵達之前,他選擇先在不去顛覆既有價值觀的情況下,和各種不同聲音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他認為不論支持什麼樣的開發,每個人都想要過便利、溫暖有情的好生活,而這便是找出共同想像的起點。
王鐘銘很清楚,這樣的中間路線勢必伴隨著妥協,但他寧可將此視為是尊重居民的意見,是廣納多元想像、與各方包含反方互相理解、溝通和對話。對他來說,「妥協不是問題,妥協後就放棄(繼續推進綠色願景)才是問題。」
從意識形態口號,回到在地扎根
要將環境保護、綠色經濟的口號化為生活的現實,需要的不只是全國性的環境運動和鎂光燈,更需要長期的在地耕耘。身兼綠黨發言人的王鐘銘認為,今年選舉是2016年綠黨政黨票的和社運的試金石。除了看看選舉期間社運界是否能熟悉足夠的在地議題,而非光用意識形態口號搶「空氣票」,更要看看有多少人在選舉鎂光燈的熱潮過後,繼續留在地方關注庶民生活,耕耘「組織票」。唯有如此,才能由下而上發揮草根力量,和樁腳密布的大黨競逐,。
「我希望能看到扎根在地,搞得清楚在地生活的人出來選舉。」除了以此期許自己和綠黨,王鐘銘也自許在競選之餘,協助鄰近其他長期用心耕耘地方的小黨或無黨候選人參選,串聯在地的公民力量。
升級後的王鐘銘,帶著淡海升級的藍圖,要走出讓台灣公民社會與政黨政治升級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