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選舉 x 環境】對老人家的眼淚負責 高潞‧以用「正面迎擊」守護部落、土地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2014選舉 x 環境】對老人家的眼淚負責 高潞‧以用「正面迎擊」守護部落、土地

2014年11月13日
本報2014年11月11日台東訊,賴品瑀報導

※ 編按:環境資訊中心推出【2014選舉×環境】專題,專訪對環境友善、願意替沒有選票的弱勢爭取權益的候選人。

跑了許多採訪現場、寫下關於部落土地和族人的故事,資深原民台記者為什麼決心轉換跑道投入政治殿堂?花蓮和原民部落,難道只能發展觀光和福利補貼?高潞‧以用‧巴魕剌帶著曾任記者的敏銳雙眼和觀察,提出了不同的願景今天的專題文章,也將帶領讀者認識這位關心環保、文化資產,初衷是替人們「說出心聲」的候選人。

「我會把你們的心聲說出來。」抱著這個信念,原民台資深記者高潞‧以用‧巴魕剌投入年底九合一選戰,期待找到一個最有力的戰鬥位置守護土地。

高潞在2005年原民台開播時便加入,可謂元老之一,在原住民新聞雜誌與lima新聞世界節目中,不斷製作關於土地議題的專題。如今回鄉投入花蓮縣第六選區平地原住民縣議員選戰,為的仍是繼續守護土地與部落價值。花蓮第六選區包含光復、鳳林、萬榮、壽豐與豐濱地區,當中屬平地原住民身份者,絕大多數為阿美族人。

「對老人家的眼淚負責、對自己的部落負責。」在高潞的眼裡看來,選縣議員是一種「正面迎擊」,想要站在能出力的位子上,第一時間守護土地。

土地是根  做記者捍衛部落 表達族人心聲

原本就讀台北商專國貿科,高潞因為電影《因為你愛過我》而找到志向。戲中巨星勞勃瑞福與蜜雪兒菲佛演出記者,除了兩人一路相惜的浪漫感人外,「我一定會把你們的心聲說出來」蜜雪兒菲佛片中向監獄暴動中犯人給出的承諾,更打中了高潞的心,決心作一個記者,幫助更多人表達心聲,而為此進入世新大學新聞系。

展開記者生涯後,高潞接觸到「塔古莫事件」,塔古莫(Takomo)是由奇萊山發源的馬太鞍溪所沖積的一大片廣闊的平原,是馬太鞍部落的古戰場與世耕地,但在1974年遭水利局計畫「築堤造地」後劃為國有,長久在此耕作的族人就此反遭指稱是「竊佔國有土地的刁民」,為此抗爭了10多年。高潞才驚覺自己就出身光復鄉,卻對家鄉的土地遭到侵吞一事毫不知情。在此衝擊下,她展開了一則一則對土地議題的專題報導,也選擇攻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不願原住民繼續過著讓法律與政治手段欺負的日子。

持續以製作新聞專題來為土地發聲外,高潞也投入阿美族守護聯盟、原住民政策協會理事,甚至催生「阿美族Cilangasan部落學校」。「土地是根,沒有土地,主體性、生存、自治、文化、祭儀都是空談,甚至沒有了意義。」高潞強調。

塔古莫事件區域地理位置圖

花蓮開發案多又急  決定投入第一線監督

而去年「愛狗樂園」開發案,更讓認為高潞認為擔任記者持續協助部落發聲仍不足,近年花蓮開發案又多又急,需要有人站在縣議員的位子,在第一時間監督。

愛狗園區所在地Palicanlian與前述塔古莫相鄰,同樣是馬太鞍、太巴塱部落長期使用的土地,多年來縣府不斷打算開發該地,先後提出了包括輕航機基地、垃圾掩埋場、高科技資訊園區、國際F1賽車場等計畫,去年又提出「國際級愛狗樂園」,雖然一開始當地族人有抗爭、原民會也表達反對,但此案卻仍又悄悄通過,讓高潞感嘆自己身為記者,卻不能第一時間知道所有類似開發案的進度。

「進入中央審議的還好打,畢竟比較多人關注,地方的案子卻有太多都沒辦法受監督。」因此高潞認為一定也要有人進入縣議會監督,在第一時間就把關這些開發案,不讓部落總是到了要動工時才知道、才開始抗爭,一次次流下不甘心的眼淚。

資源要貼近部落真實需求  開創改變契機

看似溫婉柔弱,其實內心強悍、韌性十足,一路投入「很硬」的土地議題,高潞甚至提出了「還我土地六部曲」:

  1. 部落法人化,取得持有土地資格;
  2. 建立還我土地基金,政府逐年編列預算投入;
  3. 公有保留地依傳統領域範圍,劃歸部落法人;
  4. 私有保留地之市場交易,部落法人可動用基金優先買回;
  5. 傳統領域其他國有及國營企業土地,以基金徵收買回。
  6. 組織「原住民族土地調查委員會」。

所謂「土地議題」是否陳義過高?要怎麼在地方選舉中與選民討論?高潞指出,若讓部落族人相信自己是可以有所開創的,自然便會審視目前土地開發的方式是否為唯一解,也就會期待改變。也因此「我們要的不是福利與補助,而是想知道自己可以怎麼開創、想要有發揮的機會」。

例如老人長期照護與醫療每個候選人都會談,也的確是部落的老人家所需要的,但高潞進一步提出「老人長照讓部落的孩子自己作,才能貼近真正需求」的意見。高潞解釋,原住民有自己的價值觀、語言、部落思維,都應該列入規劃中,與其給補助、引進外籍看護,不如優先聘任部落的人,把機會留給部落青年與婦女。

如此一來,不但提供部落工作計畫,老人家看到是自己部落的晚輩來照顧也將更加愉快與習慣,而且在照護的過程中,老人家也可以不斷傳承文化,講述故事、教導傳統技藝等。如此一來,藉著青年就業、婦女成長,也重建部落的主體性。

「給我們多一點資源,我們就可以自已創造出來更多」,因此高潞並不認為要以「弱勢照顧」的態度看待原住民政策,她尤其重視部落裡的青年與婦女,認為讓青壯年能在部落找得到工作,便能帶來改變,「其實是他自己去改變,不是我替他帶來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不但可能撐起一個家、一個部落,更可能撐起整個花蓮。

花蓮不只觀光  倡環境信託避過度開發

高潞認為,若能進入縣議會,便要督促縣府思考「觀光以外的花蓮」該有的發展與開創,例如農業與在地生活所需。因為花蓮所能承受的觀光產業終究會有限,所以不能繼續將縣內擁有的資源過份投入觀光業,高路甚至在政見中提及「環境信託」,為的就是防止所有的環境與文化資產都在過度開發的腳步下遭到破壞。

太巴塱部落耆老武道‧拉給為表示支持,身穿飼料袋徒步行走50公里「如何開展出更多元的在地生活,才是花蓮縣民更需要的」。高路表示,以部落而言,便可嘗試建立部落品牌,以自產自銷的方式將部落裡的一二三級產業一起拉抬,讓收益回到部落。

認真傾聽發掘問題  盼不負老人家期待 

在部落老人家的眼中,高潞像是個鄰家可愛的女兒,有著親和力與活力,高潞表示,在拜票的過程中,遇到不少老人家握手時總緊握不放,這個動作似乎訴盡他們的期待與請託,老人家總是「千萬不要忘記我!」的叮嚀著。

「想到老人家們期待改變、更好的心情卻一再被操弄、欺騙,就感到不忍。」

對高潞而言,不管是記者,或是縣議員,兩者的相同之處便是需要認真傾聽以發掘問題,並盡已可能協助對方「把心聲說出來」。跑道的轉換,為的是站在更有力量的戰略位置,守護土地與部落。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