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兩岸永續環境經營交流】系列報導三
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正在經歷強勢文化、國家政策與商業資本的壓力,不僅吃的牲畜來自外地、孩子到城裡上學,草場大規模退化等。各種衝擊下,牧民被迫放棄傳統生活方式,離開草原。北京天下溪草原專案負責人呂妍在解說一張牧民貴族變成城市民工的照片時,一度傷心哽咽。而這次來自內蒙古的牧民,仍堅持著過自己的遊牧文化,經過學者的協助,以及部落採用「合作體系」的嘗試,這次來台與台灣民間進行交流,探討讓部落生存與文化都可持續的經營方式。
24日的座談會邀請了呂妍、內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科學教授海山、模範牧民浩畢斯喀拉圖分享,台灣方面有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蕭世暉、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陳慈美與談,探討少數民族如何在多重壓力下,透過「合作社」模式與傳統智慧,找回文化與生態的可持續之路。現場30多人與會,互動熱烈。
「承包到戶」國家體制 竟帶來生態、文化雙重困境
在草原上,農業和牧業是水火不容的。漢族習慣以農耕方式利用資源,在乾燥的內蒙必須抽取地下水灌溉作物,導致地下水層下降,草原乾枯、退化。海山痛心指出,不當的草原利用方式,像是大規模刨掘髮菜,露天採礦24小時抽取地下水、粉塵汙染等,更是造成草場乾化的兇手,牧民根本無法維生,就算擁有現代化房子,牲畜活不了,也就等同破產了。
解決辦法是「游牧」,一定要動起來。傳統游牧隨著時序不斷遷移,每處最長不逗留超過15天,繞了整個草場回來後,年初放牧過的草場已經恢復「像沒有放牧過一樣」。但是1980年代開始,中國推行草場承包到戶制度,原本共同游牧的草原,被劃出每戶固定的使用範圍,游牧變成半游牧或定牧。海山用「蹄災」來解釋定牧和半游牧使草場退化的原因,乾旱時期牲畜都集中在水源附近,使得草場劣化,隔年牧民們會避免在該處放牧牲畜,讓草場有時間修復。
海山指出,動物適度的踩踏或啃食,對草場的效果就像「保養草皮」一樣,幫助草的根系發展,而牲畜的排泄物,也將養分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帶入自然循環當中。
摸索「合作」體制 牧民找回生計
來自錫林郭勒盟東烏旗的牧民,浩畢斯嘎拉圖也分享指出,在草原承包到戶之前他的嘎查(村落)曾經連3年雪災,但是1隻牲畜都沒有損失,草原承包到戶之後,在2001年一場小雪災後,讓嘎查的羊群死去大半,幾個牧戶開始聚集討論如何克服問題,他們決定分享彼此草場,讓牲畜恢復大範圍遷徙,聊著聊著就總結出「合作社」的想法,不過當時內蒙沒有合作社法,因此先以協會的形式合作。
這般結論也獲得老人的同意,老人們認為這才是符合傳統智慧的做法,「做得對!」也因此族人動員起來,以合作的方式降低生活與生產成本,「從中得到甜頭」,2007年中國頒布農民合作社法,協會70多戶成員,其中的21戶集資組成合作社。浩畢斯嘎拉圖解釋,「合作」的開始,從生產生活中降低成本,反而並不是出錢開始,而是互助,例如,某一戶要剪羊毛的,原本自己來要大半天,現在有了合作體制,十幾個小夥子動員起來,一頓飯時間就做好了,羊兒也少受罪。
另外,浩畢斯嘎拉圖的合作社的重要項目之一,是替部落保留種羊。品種優良的羊隻,可以賣到比一般價錢的兩三倍,公羊可以到四倍的價錢,冠軍羊甚至賣到十多倍價的例子(1萬元人民幣)。草場退化,羊就瘦了,生出的羔羊也跟著退化便瘦。因此,浩畢斯嘎拉圖和社員為了培育優質的羊隻,到處籌錢,一戶一戶的拜訪,到處找最好的羊羔買下來,終於慢慢把部落的種羊保留下來,羊群的品質提高了,牧農的生計也有了著落。在2010年,甘肅省忽然來一筆500隻羊的訂單,創下了「全西蒙都震動了」的經典歷史。
和所有生產者一樣的煩惱是,如何讓產品走入市場?浩畢斯嘎拉圖和族人認為,他們的羊是吃天然牧草而不是人工飼料的羊,草原上的草可都是中藥材,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是高檔的保健品,「我們雖然這樣相信,卻不知道怎麼進入市場。」因此,他們很希望能吸取其他經驗和案例。
如果把草場代換成森林,游牧替代成採獵游耕,牧民的困境就變成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蕭世輝表示,在國家政策、主流文化衝擊下,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改變傳統生活方式,中斷與自然互惠的循環。當草場、森林退化,環境出現問題,政府不是歸咎於天災,就是責怪和山林、草原最密切的原住民族。於是要求牧民禁牧,將原住民遷出山林,但是狀況並沒有改善,而且更差。蕭世暉說真正的原因在於「部落瓦解」。
傳統游牧方式有意草原生態 國際學者認同
長年關注台灣與世界各地原住民議題的蕭世輝(拔尚),引用2009年引用經濟學獎得主Ostrom考察發現,許多共有地透過自我規範未必會出現公共財產的悲劇。Ostrom考察的正是草原的變化,她發現在政府管理下的中國和俄羅斯的草原出現大面積的退化,保留傳統游牧的蒙古草原狀況最穩定。蕭尚暉說人們只看見土壤茁壯樹木,卻看不到樹木肥沃土壤。順應動物、人與環境三者共生共存,保護環境需和大自然天道的規律運行。
陳慈美從生態哲學出發,指出自己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北都市人,正反思在主流文化裡,商人和政府鼓勵消費,把人們當作消費者的弊端。她認為,我們其實是生活者,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態關懷者協會致力於推廣永續發展倫理,用環境教育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她拜訪過許多原民部落,在原住民文化裡得到啟發,環境永續教育必須是以生命為中心。
她從2005年起推動部落遊學活動,邀請不同國家的青年代表來台體驗多元的自然與人文生態,得到熱烈的回響;以此為例,陳慈美鼓勵牧民從環境教育開始,讓游牧文化被更多人認識了解,而且不要只做中國國內的環境教育,更可做國際間環境教育,從教育著手保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