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動物行為暨生態學研討會,系列報導二
野生動物在哪裡?自然環境到底有沒有改變?在判別環境變遷時,比起光用眼睛看,聲音或許能透露更多細節。
26、27兩天,2015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於嘉義大學舉辦,27日由台灣聲景協會辦理的生態聲景論壇,即從聽覺角度切入,分享保育在地聲景的研究技術和經驗,並預告將建立保存自然、人文聲境的跨界合作平台。
瞭解野地動靜 「監聽」比「跟拍」更適合
長期在野地「監聽」野生物、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表示,錄音會揭示許多肉眼難發現的線索,而錄音也會把聲音放大,能聽到更多現場聽不到的細節。比如進行BBS鳥調時,鳥飛過的速度很快,可能來不及用相機紀錄或肉眼辨識,但藉由錄音就能得知剛出現了什麼鳥。
錄音也降低了野外現場調查的專業技術門檻,姜博仁說,例如林務局每季都會做森林調查,除了植物外,也希望了解樣區內的動物豐富度。這時,利用架設新型自動錄音設備協助調查,可降低研究人員的現場干擾,並具備日夜工作、標準化不同樣點的錄音時間等優點。而收取錄音檔後,不需辨認物種,就可透過指數計算,了解聲景複雜度,以及聲景環境的變化趨勢,再進一步辨別動物狀況。
只是錄音資料量大,如何做到標準辨識?5天24小時的錄音可能要聽2周,「這是不切實際的。」姜博仁說。他指出,最佳的人工監聽方式,日間時段以日出後15分鐘,以及日出時間為基準,每1小時取樣監聽2分鐘;晚間則透過頻譜圖法全時段掃描,可紀錄到春夏錄音檔80.7%物種,秋冬則為71%。以蓮華池和福山植物園為例,經過一整年錄音調查,蛙類在6~7月、鳥類在4~5月分別紀錄到最多物種。
至於是否能以電腦加快作業速度?姜博仁表示,目前聲音辨識軟體正確率不夠高,約5~6成左右,但電腦可協助在大量資料中找稀有物種聲音片段。
大海之聲 不只從貝殼來
「海的聲音不是只能在貝殼裡聽到」台大生演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子皓打趣說道,逗得現場聽眾會心大笑,但也透露出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確實對海洋聲音十分陌生。
林子皓表示,許多海中生態及環境改變,只有從水下才能得知真相。但海域能見度低,難以進行目視觀察,利用水下錄音,可收錄人為活動與動物發出的聲音,根據各種聲音的音頻特徵,追蹤其出現的地區、時間,也可從長期聲景了解各地海洋環境、生態的變動。
林子皓現場播放苗栗中港溪口、雲林新虎尾溪口及外傘頂洲的水下錄音,差異相當明顯,反映著當地環境生態與船隻交通的差異。比如虎尾溪口便有許多船隻機械聲,而外傘頂洲則相對安靜。
而透過鯨豚哨聲與生物聲納偵測結果,顯示生活在西海岸的白海豚會隨著日夜、潮汐與季節改變其活動模式。然而,人為噪音是否會影響白海豚?林子皓認為還需觀察,但絕不能說沒有影響。
對此,專門研究海中噪音、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魏瑞昌回應,研究聲景須擴大到瞭解整體環境,而非只是收錄目標物的聲音。他表示,水下分貝數(dB)跟空氣中的不太一樣。例如。大翅鯨的叫聲約是150dB,在陸地上算很大聲了,但不管大翅鯨多會叫,只要一隻聲納就可以蓋過牠。
聆聽環境與人文 從台灣土地出發
不管是野生物的聲音,或者噪音,都是聲景的一部份。台灣聲景協會發起人、野地錄音師范欽慧分享從前錄音的經驗,從前她在自然環境中,錄到不好聽的聲音就刪掉,常為了美好聲境不斷消失而沮喪,但卻沒想過可以為噪音做什麼倡議。直到受美國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敦啟發後,她才恍然大悟:原來錄音師可以為環境做一些改變。
范欽慧指出,日本的音之景博物館展示了從1950年來的持續錄音,成為一種環境教育的媒介。哪些聲音失落了?哪些還在?都是環境變遷與否的真實證據。
而錄音調查技術不但能應用於物種監測、生態聲景觀察等研究,也很適合一般大眾做為關心環境的入手媒材。而現在就是開始聆聽台灣土地的時候,范欽慧表示,台灣聲景協會未來會舉辦工作坊、訓練公民科學家,希望能呈現很好的平台,幫助更多人從聲音觀點了解台灣各地的環境及文化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