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年前,我們刊出了台灣淡水魚在面對人類棲地破壞下的生存危機,而其中台灣白魚這種土生土長、經由長時間在地演化的物種,竟在許多溪流水利工程興建中漸漸消逝,白魚白魚你去哪?人類在意嗎?
今日,我們針對台灣白魚在台灣發現的歷史進一步探討,而從發現到消逝的短暫百年歲月裡,到底台灣又如何從一個物種聖地變成物種墳場。
台灣白魚(Aphyocypris moltrechti)是全球僅分布在台灣的特有種純淡水魚類,也稱作台灣副細鯽,日治時代的文獻中常用「肉魚」稱呼,亦即「有肉的魚」,原因是台灣白魚過去在埔里地區是普遍食用的溪魚之一;在埔里一帶的餐廳則稱呼為「軟骨溪哥」,原因是炸溪哥的時候,需用大火才能熟透,脊椎骨吃起來容易有硬骨感,但炸台灣白魚不需大火就能熟透,脊椎骨吃起來比較沒有硬骨的感覺,肉質感覺比溪哥多。
台灣白魚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908年俄籍博物學家Dr. Arnold Moltrecht遠從亞洲北部來到台灣採集鳥類,在行經日月潭的時候無心插柳地採集了一批淡水魚,並把標本寄給當時的大英博物館(現為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由著名的英籍魚類專家Charles Tate Regan鑑定出4個新種,而台灣白魚就是其中之一。
從發現到消逝 從聖地到墳場
早年的台灣是物種採集的勝地,但對於當時科學家而言,探索未知地區是首要的目標,很少定期定點的魚類資源調查的記錄,台灣白魚的記錄也停留在1908年Regan的文獻中。直到1917年,日籍野外工作者青木赳雄(Takeo Akki)才再次調查日月潭,他也採集到台灣白魚,並將標本交給日籍魚類學者大島正滿(Masamitsu Oshima)收藏。5年後,大島正滿親自到日月潭採集,發現台灣白魚就分布在日月潭湖畔的水田和小溪裡頭。然而,當初大島正滿所見到的台灣白魚棲地,隨著日月潭興建為水庫後已經不復存在。此後超過半個世紀,除了埔里地區的村民,台灣白魚有如傳說般停留在文獻與圖鑑上。
再次發現台灣白魚,是1986年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所進行全台灣的淡水魚類調查,曾教授指出台灣白魚是分布在台灣中部的大肚溪以及濁水溪流域。1995年,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開始對台灣白魚進行棲地調查,先後在埔里地區的筊白筍田水域,以及鄰近的魚池鄉的小溝渠中,都發現到台灣白魚族群,證實了曾晴賢教授的預測。1998年由一群中小學教師組成的大甲溪生態維護協會,在台中東勢的食水嵙溪調查魚類資源時,在中上游發現了穩定的台灣白魚族群,此為第一次觀察到台灣白魚分布在大甲溪流域。2004年有釣客在日月潭附近的山溝裡發現有與台灣白魚非常相似的物種,曾經被認為是台灣白魚的濁水溪族群,在2011年被鑑定為台灣白魚的近緣種溪流細鯽(Aphyocypris amnis)。
經過親緣關係的分析結果,台灣白魚共有食水嵙溪、埔里、魚池3個族群。這3個族群正因為棲地的破壞與消失而瀕危。魚池族群在2005年於破洞的水泥河床中發現,因為鄰近住家,棲地有廢水污染;2010年的調查中也發現了吳郭魚(Oreochromis mossambicus)、紅寶石(Hemichromis bimaculatus)、線鱧(Channa striata)等外來物種入侵,而惡劣的生存環境更加劇了與本土淡水魚間的競爭。日後於2011到2013年的陸續調查,再找不到台灣白魚,這個族群目前認為已經滅絕。
水泥化河床 逼奪白魚隱蔽棲地
食水嵙溪從1998年至今年年都有河川工程進行。原本是野溪的環境如今大都是水泥化的河床,台灣白魚喜歡棲息的水草叢很難固著在水泥化的河床,常常在雨季時被大水沖走。近年來,氣候變遷有顯著的影響,強降雨的頻率提高,使得食水嵙溪的環境變得更險惡,生物最大承載量下降,根據特有生物中心自2003到2013年的相對族群數量調查顯示,10年來食水嵙溪的台灣白魚族群數量減少了將近90%,估計目前不超過2000尾。而根據趨勢線,在下一個10年內,食水嵙溪的台灣白魚也將步上魚池族群的後塵。
埔里地區的台灣白魚分布水流東溪的筊白筍田和筍田外的溪流當中,筊白筍栽種時需要水耕,在過去沒有農藥的時候,筊白筍田是台灣白魚躲避洪水的樂土,後來為了毒殺福壽螺而大量使用農藥,對於農藥完全沒有耐受性的台灣白魚,過去躲藏的樂土現在變成了墳場。而近年來水流東溪也陸續進行河川整治,整治後水潭消失,水位降低,多處河段只剩下伏流。2014年從1月份修建了超過半年的水泥化堤岸,施工單位直接將河水抽乾,裸露的河床,是一處處毀滅的棲地,目前此地的台灣白魚估計不超過1000尾。
台灣白魚自1908年發現至今,短短1個世紀,即從早期山村裡的食用魚類,變成了即將滅絕的瀕危物種。在可預見的未來,牠們將消失在野外,寧靜的溪流裡,不斷敲著台灣白魚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