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與「哈日族」 | 環境資訊中心
趙世民

水母與「哈日族」

2001年11月21日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圖1.海月水母的近照(攝影:蘇焉)幾個月前,正值早春,台灣流行養水母,稱為水母風(我覺得應該是水母瘋!),一隻30元到100元。媒體大肆報導,有些人更把小水母裝在小瓶中,用鍊子掛著,當成項鍊,得意洋洋地在台北街頭逛。聽說這些人叫「哈日族」,一群跟在日本人之後,追求短暫流行的人。後來幾個月是盛夏,水母突然消失了,媒體也不炒作。不知道這些無辜的水母被折騰了幾天?誰又養活了?

水母究竟是什麼樣的動物?為什麼只出現一陣子,又突然銷聲匿跡?牠們吃什麼?生活史如何?養得活嗎?這些問題可能連水族館的老闆及抓水母來賣的人都搞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把鈔票大把的賺進口袋。

早春之際,海水溫度逐漸上升,海邊會突然出現成群的海月水母,特別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對許多人來說,這群比手掌略小、謎樣的白色透明生物,一般人只在影片或水族館中看到牠們成群結隊幽雅的游著。

「為什麼會在海邊成群出現?平常躲在哪裡?出來做什麼?」

圖2.海月水母的生活史海月水母的生命過程分成二個時期,一是附著期,另一是漂浮期,我們看到的水母當然就是漂浮期了。

在附著期,細小的身體像植物,固著在海底陰暗的岩壁上,圓盤狀的小水母幼體,一個接一個,像一疊串在一起的迷你小盤。

末端的小盤會一個個釋放,每一個小盤都會發育成為一隻小水母,獨立生活,並且快速成長,準備生殖。

牠們的壽命很短,春天出生,夏天就要死亡,壽命只有短短數月,出來的目的當然就是傳宗接代了。

成熟的海月水母分別將精子及卵子排放到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海中發育數週,再下沈固著在岩壁上,進入附著期階段。這時也正好是秋冬之際,海面風浪變強,附著體也正好蟄伏在海底,逐漸成長,靜靜等待明年春天海水變暖,再釋放出許多小海月水母,到海洋中遨遊,並舉行盛大的婚禮,繼續進行繁衍種族的神聖任務。

圖3.大型水母的觸手長達2公尺,像魚網般在水中張開,捕食生物。(攝影:蘇焉)

水母身體柔弱,最怕狂風巨浪,無情的風浪會將牠們的身體撕碎。當風浪增強,牠們會沉入較深的水域。風平浪靜時,再游回水表層找尋食物。在風平浪靜的春天出現,是千萬年來適應與演化的結果,也是牠們能一直在海洋中存活的重要原因。

水母游泳能力很弱,只能隨海流四處漂流,這種特性恰好讓水流很輕易的將牠們聚在一起。當我們看到水母時,大多是成群出現,就是這個原因。

聚在一起主要原因與生殖有關。牠們是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成群結隊的最大好處是:容易察覺雌性排卵或雄性排精,進行集團結婚,並減少生殖距離,增加受精的數量和機會。

結婚生子,任務圓滿達成。這時,天氣開始變冷,風浪增強,生產完後的虛弱身體很快被風浪撕碎,成為其他生物的食物,也成為大海的一部分,滋養牠們的食物---浮游生物。

明年春天,當牠們又再度出來結婚生子時,您還忍心把牠關在一個小瓶子中,掛在頸子上,大剌剌的在街上逛,最後,將牠們破碎的身軀倒入水溝或水槽中嗎?

您如果不買,就沒有人會賣、會抓。大海是牠們唯一的家!

圖4.水母的刺細胞毒殺一條小魚。(攝影:蘇焉)註:海月水母(Aurelia)身體呈乳白色或淡藍色,略透明,形狀像一個倒放的碗或煎鍋一般,最大的個體身體直徑可達30公分。幽雅的游泳姿勢看起來像海中的月亮,西方人稱為「Moon jelly」,譯成海月水母。海月水母是肉食性動物,以水中的小型甲殼類、浮游生物、魚蝦的卵為食。牠們用身體周圍的一圈觸手毒殺及抓取小生物。體盤下方有4條下垂如袖子般的口腕,口腕中央是嘴巴,口腕上也布滿毒囊及毒腺(又稱為刺細胞),是主要的捕食器官。

資料來源:《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