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叢林》 人們把豬利用殆盡,唯獨放過牠們的尖叫。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魔鬼的叢林》 人們把豬利用殆盡,唯獨放過牠們的尖叫。

2015年03月22日
作者: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

由於家裡有一個成員在罐頭工廠切牛肉,另一個在香腸工廠做事,一家人便能第一手見識到肉品包裝鎮絕大多數的詐欺行為。他們發現,只要肉腐敗得沒辦法派上用場,慣例上不是拿去做罐頭,就是剁碎做成香腸。

加上在滷肉室工作的約翰告訴過他們的事,他們現在已經能從內部摸透整個腐肉處理工業,並從肉品包裝鎮的老俏皮話中看出嶄新又恐怖的意義──

人們真的會把豬隻利用殆盡,唯獨放過牠們的尖叫。

約翰曾告訴他們,滷肉室取出來的肉經常都酸臭掉了,而他們會抹上蘇打粉去搓掉臭味,再賣給免費簡餐櫃檯;他們還能利用化學施展各種奇蹟,把任何種類的肉──新鮮或鹽漬的,整塊或切過的──做成他們想要的任何顏色、口味與氣味。

他們有精巧的滷火腿機器,能節省時間同時增加工廠產量;這台機器在幫浦上裝著一根中空的針,只要用腳踩踏板把針插進肉裡,就能在幾秒內給火腿灌滿滷汁。儘管灌滿了滷汁,有些火腿還是聞得出腐臭味,有的臭到人們都無法忍受和這些腐肉待在同一個房間裡,包裝廠業主於是使用第二台更強的滷肉機把臭味蓋掉,工人們說這過程叫「加三成」。

同樣的,有的火腿在煙燻過後發現壞掉了,以前這些會被當成「第三級肉品」賣掉,但後來某個聰明人想出了一台新裝置,能把骨頭抽掉──壞掉的肉通常在這個部位四周──再把一塊白熱的鐵塊塞進去燙。有了這項發明,肉品就再也不必區分第一、二、三級了,只有第一級!包裝廠業主總是想得出類似的詭計:他們口中的「去骨火腿」其實是零碎豬肉塞進膜衣做成的;「加州火腿」實際上是梅花肉加大大的豬蹄,把幾乎所有肉都切掉;至於名字好聽的「去皮火腿」則是用最老的豬隻做的,牠們的皮又厚又粗,根本沒人想買──當然,直到它們被煮過和剁碎,然後當成「豬頭碎肉凍」來賣為止!

只有整塊火腿都壞掉時,才會拿到伊莉莎白的部門。

腐肉用每分鐘2000轉的刀片絞碎,再跟半噸的其他肉類混合,如此一來,火腿有什麼味道也沒啥差別了。老實說,人們根本不在意是哪種肉被絞碎做香腸。有些肉是大老遠從歐洲運來的不合格舊香腸,發霉又泛白,經過硼砂及甘油處理後,倒進輸送斗裡重新做成食品供家庭消費;有些肉會掉在滿是灰塵與鋸屑的地板上,工人們在那塊地上走來走去、吐了不計其數的十億次肺癆細菌;有的肉會一大堆一大堆地堆放在房間裡,漏水屋頂會把水滴到肉上,還會有上千隻老鼠在上面跑來跑去。這些房間都黑得不見五指,但一個人若用手掃過肉堆上頭,就能掃下一把一把乾掉的老鼠屎。這些老鼠很煩人,包裝廠業主會拿毒麵包殺牠們,老鼠會被毒死,接著老鼠、毒麵包跟肉便會一塊倒進輸送斗。

這些全都不是捏造謊話,也絕非開玩笑!

當肉被剷進推車,推車的人就算看見老鼠也懶得拿起來,因為跟其他放進香腸的東西比起來,中毒的老鼠只是小意思。這兒沒有地方讓工人們飯前洗手,他們習慣拿準備舀進香腸肉的水來洗手。煙燻肉的邊角、鹽醃牛肉的碎末與各種肉品工廠的廢料,都會倒進地窖裡的一個舊桶子擺著。

在包裝廠業主們強制執行的苛刻經濟體系下,有些工作會隔很長一段時間才花錢請人做一次,清理廢料桶便屬於此類。他們每年春天清一次,桶裡早就積滿灰塵、鐵鏽、舊釘子跟汙濁的水,而這些廢渣會一車車載到香腸工廠,伴隨新鮮的肉一起倒進輸送斗,再送到大眾的早餐桌上。有些肉會做成「煙燻」香腸,但煙燻太花時間,導致成本高昂,於是他們找來化學部門,加硼砂保存並塗上明膠弄成棕色。所有香腸都生產自同一處,但在包裝時,一部分香腸會蓋上「特製」標章,每磅(約450克)多收兩分錢。

伊莉莎白身處的就是這種新環境,被迫做這種工作。這是十分令人厭倦,而且又殘忍的職業,使她無暇思考,沒有多餘的力氣做任何事;她是她照管的機器的一部分,所有對機器沒用的身體機能都注定會被摧毀。這種殘酷折磨帶來的唯一一個好處,就是給了她無動於衷的能力。

她慢慢變得遲鈍,傍晚時跟喬治與安娜會合,3人一起走回家,但常常不發一語。安娜也開始習慣保持沉默,曾像隻鳥兒四處歌唱的她,如今變得又病又悲慘,經常連拖著自己回家的力氣都沒有。

回到家,他們會吃下不得不吃的食物。晚餐後,反正大家也只剩個自的悲慘遭遇好講,乾脆不聊,爬上床就不省人事地昏睡過去,直到又該起床了,他們會在燭光中著衣,再度回到機器身邊。他們甚至已經麻木到感覺不太到捱餓的痛苦了,只有孩子們仍會在食物短缺時抱怨。

不過,安娜的靈魂並未死去──他們的靈魂都活著,僅僅是睡著罷了。靈魂偶爾會甦醒過來,這些時刻對他們來說最難熬。記憶之門會敞開,舊日的喜悅會向他們張開雙手,昔日的希望與夢想呼喚著他們,他們則會在頭上的重擔底下掙扎,感受著那無法衡量的永恆重量。他們連在這負擔底下哭泣的力氣都沒了,深陷難以承受的痛苦之中,那甚至比死亡更教人害怕。這種事極少被談論,全世界的人都鮮少提起,這種重擔也往往無戰不勝。

他們被擊敗了──玩輸了,被攆到一旁,但這樣說並不會比較不悲劇,因為他們實在輸得太慘,還輸在工資、雜貨帳單與房債這種事上。他們曾經渴望自由,希望有機會看看四周的世界和學點東西,期望能變得體面又乾淨、看著孩子們長大茁壯。現在這些希望都落空了,永遠也不會實現!他們輸了,還要苦幹六年,等房債還完才能稍微喘口氣;殘酷的現實是,他們根本忍受不了6年這種生活!他們失敗了,墜入深淵,毫無救贖或希望,他們居住的龐大城市能給他們的,就只有一大片垃圾、一片荒野、一片沙漠跟一座墳。


《魔鬼的叢林》書封。柿子文化提供

魔鬼的叢林

作者:厄普頓‧辛克萊
譯者:王寶翔
出版社:柿子文化

喬治一家12口從立陶宛飄洋過海來到美國,住進芝加哥屠場區,只是,滿懷著憧憬追尋美國夢,迎來的竟是永無止境的惡夢。在那裡,他們親眼見識到肉品加工業的詐欺行為──壞得沒辦法做成任何食物的肉,不是拿去做罐頭,就是剁碎做成香腸......

※本文不適用CC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