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家鄉,何以愛國? 王小平為少數民族編訂鄉土教材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不識家鄉,何以愛國? 王小平為少數民族編訂鄉土教材

2015年08月07日
作者:洪郁婷

北京公益教育機構──天下溪的副總幹事,留著一頭俐落短髮永遠精力充沛,一雙眼睛像孩子般總是在捕捉新事物,卻又見多識廣凡事都有獨到見解。混和著活潑好奇和成熟智慧,人們總摸不清她的年齡,不過王小平倒是大方的自曝年齡說自己1947年出生,是民國年代的人[註1]

永遠對世界保持好奇的王小平,跟上流行用自拍神器幫自己拍照。圖片提供:王小平

1984年王小平進入中國工人出版社,此後開始20年編輯職涯。王小平說,編輯是一種生活方式。因此退休後編輯生活不變,以20年編輯工作鍛鍊出來的判斷力和選擇力,發掘值得為人知的事物,編輯成為讀物文章再藉由各種管道傳播出去;其中最簡便的傳播方式就是利用手機app發文,她笑說自己總是在洗朋友的版。

公益教育 彌平城鄉差距

 
 


把最優秀的圖書送到最僻遠的鄉村是天下溪的工作目標。圖片來源:天下溪

同時,天下溪也發現各地的鄉土文化包含了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的作用。學習鄉土文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社會教化像是地方戲曲、民間故事,另一種是家庭生活儀式。但是,主流文化沖淡了社會教化功能,隔代教養也使家庭生活儀式作用降低,鄉土文化於是失去了傳播的管道。天下溪便轉向透過學校的教育功能傳承鄉土文化,讓孩子在校園學習鄉土文化。

學校教育重建鄉土文化

 

天下溪編寫的鄉土教材《夏嘉莫察瓦絨的小洛讓的故事》封面。圖片來源:天下溪

什麼是鄉土文化?王小平解釋,在一定的自然生態環境下,一群人在幾千年的生活中累積的經驗和精神。可惜,主流教育裡已經找不到鄉土,孩子逐漸和生活裡的文化失聯。中國政府教育孩子「要愛祖國」,但是對孩子們來說,天安門、長城和黃河是模糊的,身處的家鄉卻是實際的。對家鄉陌生,怎麼讓孩子愛家愛國?王小平提出的方法是讓鄉土文化進入課堂,重新建立起生活和自然環境的連結。

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人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都和環境息息相關,藉由鄉土文化教育,王小平希望孩子能夠回答:我是誰?我在哪裡生活?我和誰一起生活?我怎樣生活?以及我們為什麼這樣生活?這些問題或許可以在鄉土文化裡的傳統民居找到解答,比方為了適應湘西「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地理環境,當地發展出隔絕濕氣和野獸的吊腳樓;又例如,在山區利用石頭和黃土築起小窗厚牆的高樓,以適應當地的強風和野獸襲擊。

教材編好了,要怎麼送到學童手上呢?為了說服地方教育局將鄉土文化排進課程,天下溪不僅募集經費編撰教材,連教案和教師培訓也包辦妥當,有完整教案加上清楚的邏輯才是說服當地教育局的關鍵。2005年至今,天下溪已經編撰麗江納西彝族、阿壩洲嘉絨藏族、羌族等地鄉土教材,而這套精心編撰的教材甚至還幫助過學校教師得到教育獎項。

天下溪編寫的鄉土教材《夏嘉莫察瓦絨的小洛讓的故事》內頁。圖片來源:天下溪

獨立思考 為自己定義未來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改變了生活方式,漸漸地不再依循傳統歲時祭儀。這樣的改變是好是壞?又該怎樣看待這樣些改變?王小平在教材裡埋下獨立思考、批判的種子,捨棄強記死背的填鴨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生活文化,睜開眼睛看看自己生長的家鄉。讓孩子掌握學習、觀察、選擇、發現、表達的能力,提升生活和學習的能力。

學習不只是為了考大學,更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認識自己的家鄉,建立起生活和自然環境、個人與群體的連結,看清來路以後為自己和家鄉定義出明確的方向,掌握家鄉特色、資源,改變犧牲環境的發展舊路,闢一條永續發展的新途。

[註1] 中國當局認為中國民國僅存在於1912-1949年。

作者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