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瀕危麻鷺 26年後喜現香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珍稀瀕危麻鷺 26年後喜現香港

2015年04月03日
本報2015年4月3日香港訊,特約記者廖靜蕙綜合報導

闊別26年的「栗鳽」重現香港,也是1972年以來香港第6筆紀錄。香港觀鳥會昨(2日)記者會表示,IUCN列為瀕危的栗鳽,面臨棲地減少的處境,棲地保護以及民眾參與,是保育致勝關鍵。

闊別26年,喜見麻鷺來訪。圖為正在啄食蚯蚓的麻鷺。(謝偉麟/香港觀鳥會)

西貢喜見久違麻鷺

「栗鳽」(Japanese Night Heron,學名Gorsachius goisagi)台灣稱為麻鷺,去(2014)年12月由兩位熱心的外籍居民於西貢發現,;經過多日觀察及搜集資料核對後,確定是麻鷺後立即通知觀鳥會前往確認。

發現者Jake Skinner及Tina Eldridge都不是資深鳥友,而發現麻鷺的地點,並非熱門的觀鳥地點,只是位於一般的鄉村民宅附近,民眾關心是重要的因素,也證明保育須靠民眾參與。

此次紀錄到的個體十分健康,和27年前在香港理工大學撞牆受傷的麻鷺截然不同,那一次經過救治後,於大埔滘野放重返自然。

香港只有6筆麻鷺紀錄,上一次紀錄是1988年,最早紀錄可追溯至1972年,而每次紀錄都只有一隻。

過境鳥種 喜愛森林、啄食蚯蚓

依據觀鳥會資料,麻鷺全球數量少於2,500隻,分佈非常狹窄,而且持續減少中,因此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

栗鳽(麻鷺)。(攝影:鍾潤德/香港觀鳥會)

主要分布於日本本州、九州和伊豆群島繁殖,台灣和南韓有零星的繁殖紀錄;越冬的地點主要在菲律賓和琉球群島,少數飛至印尼、汶萊和帛琉,遷徙時沿中國東部海岸線飛行,經過上海、福建和香港等地區。

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潮濕林區,都是適合麻鷺繁殖的棲地,越冬地時也會選擇近水源而比較陰暗的森林。麻鷺吃什麼呢?蚯蚓是主食,也會順道捕食蝸牛、蟹和甲蟲的幼蟲。覓食的以森林為主,偶爾在沼澤或農地覓食。

不能再少了 跨域棲地保護

麻鷺最大的威脅是原本棲息的樹林及農地不斷減少。觀鳥會指出,1970年代,麻鷺曾在伊豆群島擁有一個頗大的種群,不過隨著外來物種黃鼬的出現,數量急劇下降。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說,只有香港及日本的麻鷺受當地法令明文保護,其他麻鷺渡冬棲地並沒有相對應的保護法例。棲地的消失令牠們陷於瀕危的處境,若各國政府未有長遠保育自然生態的政策,一旦進入「極度瀕危」的處境,保育恐已過遲。

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此次麻鷺是在「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內發現,該區村落居住人口不多,對環境的干擾相對較輕,而且村邊仍保留著自然植被、緊鄰郊野公園,是一處適合野生動物活動、覓食及棲息之地,證明保護區周邊的土地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

然而,隨著開發腳步迫近,觀鳥會擔心若未有合適的管理,越來越多郊野公園外的自然棲地將逐漸消失,構成香港生態環境及野生動物的威脅。

註釋:

香港郊野公園:香港政府劃設的保護區,地位與IUCN國家公園相近。(參考:維基百科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