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讀自然】無限旖旎在聲峰──《搶救寂靜》 | 環境資訊中心
秘讀自然

【秘讀自然】無限旖旎在聲峰──《搶救寂靜》

2015年05月01日
作者:林倩如

早幾分鐘到達咖啡店,地下室零星個位數稍慶幸方便聊談,沒想到幾分鐘內即已坐滿,一層層籠罩下來環境聲音,不免心犯嘀咕;隔壁桌女子開起電腦,發出零碎自言語聲響,也是企圖隔離他者的主張。指認鍾愛的事物,聽什麼?各種品味自由極了,開放抑或限制,然而太多時候,我們無從選擇人造噪音無孔不入的侵擾,抽象無以名狀,麻痺疲乏導致消極無感。

野地錄音17年,4月范欽慧推出《搶救寂靜》,她從沒想過,會因為一塊安靜的石頭,展開一段段跨領域探索聲景(soundscape),與生物相遇、與人邂逅,的一場不可思議神祕旅途,所以聽吧,旋開遺忘、失落的自然調頻,接收溫潤無邊的聲境洗禮。

台東山區暗夜山羌的聲動野地(遠流提供)

重新認識天賦

范欽慧,自然作家、廣播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等等多重身份游刃有餘,文武兼備。政大新聞系、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歷經不同媒體訓練,求學、職場一路順遂,她卻形容渾沌。可以進任何一家媒體,自認不適合新聞一行,直言「提出的題材常被傳統報人出身的老師嘲笑上不了台面,關注文化面、人類學,在那個年代是不受到鼓勵亦無法存活,總覺得不是一個對的地方。」

回歸做田野的雛形,源自大三時一門沒有學分的電台實習課,「剛好讀到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聽到呂炳川採集高砂族的田野錄音,想做以原住民為主的廣播節目。彼時社會情境比較封閉,希望用他們的語言介紹其文化,」跑中研院民族所或政大社資中心挖掘資料,拜訪山地服務中心引介都會原住民朋友,憑一股傻勁,意外拿下當年大專院校廣電比賽特優獎,「清楚知道自己對搜集田野非常喜歡,雖然不主流沒賣點。」

留學美國時,參加為外國生開設導覽在地文化的社團,帶領的同學介紹森林、生物知之甚詳,使范欽慧反思個人認識台灣的淺薄。

范欽慧手繪設計最早「自然筆記」宣傳海報。

回國後立志開始賞鳥,憧憬分辨每一種鳥影鳴唱,其實一直是喜歡生態生物,升學迷障阻撓心隨嚮往;過了30歲,真正成為一個錄音師的念頭屢屢撩撥,1997年決心邁向獨立製作,開播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節目迄今不曾間斷,將土地上所有豐美的聲音及其背後故事一一描述,走遍台灣各地收錄天籟。沒有參考模式、財務支助,一年預算少少(得靠文字、影像、演講等其他技能養活它),但做得興高采烈,連宣傳海報都自己來。

長期同生態學家、環保人士、田野工作者大量互動,電台作為一個資訊網絡勤努耕耘,串連志同道合拉出不同軸線,並獲多次金鐘獎肯定,「記憶初衷裡,未能察覺那幽微的美感特質;直到走入自然,才體悟敏感於某些音律,對我產生特別的觸動。親赴野地觀察,第一手的質感,專注的採集,不然感受力不夠。」她,聽見台灣。

獨立製作 海陸纏綿

雖創造了「自然筆記」,專業在電視影像製作的范欽慧,同時參與製作多部環境紀錄片,作品涵括:《一位考古者的堅持與尋找》(1998)、《傷鳥天使》(1999)、《夢土》(2000)、《黑潮三部曲》(2003)、《重回海洋》(2006)、《澎湃列島》(2008)、《九九蜂鷹》(2011)、《山林魅影:林鵰》(2011)、《走向繁華水畔》(2013)及今年新作《和禾歲記》等等,2009年後以擔任編導為主。

2001~2006年因與海洋生態攝影家李進興合作尤為海洋期,她表示,「李進興是最早投入生態紀錄片的前輩,缺少的正是說故事的人,我恰好補足其狀態,給我很大的空間發展,一個很棒的經驗!」本土製作國際化視野,曾經一個舞台,近年趨勢轉由國外團隊,惜嘆少有投資從企劃研究到在地製作的格局或機會。

鯨豚縱歌(遠流提供)

忙碌之餘,不忘書寫,出版《傾聽森林》(1999)、《與自然相遇的人》(2001)、《台灣生物曆》(2002)、《海洋行旅》(2006)、《跟著節氣去旅行》(2010)、《離家出走》(2012)、《沒有牆壁的教室》(2013)等著作。2000年後成為母親,10多年來可說是孩子與她的共同創作期,重視生態教養不吝分享家庭生活,一家人上山下海,一度被戲稱為「親子旅遊達人」。

而對她來說,則如同向大地母親追尋的漫長過程,擷取自然給予的養分孕育母體領悟鑲嵌進己身脈絡,生命力雙雙滋長,或面對生活低潮不同態度,映照其流變再自然不過了。

工作中的范欽慧。范欽慧提供「環境教育很棒的能量,會更堅強,不是很在乎生命意念的短暫無常,遭遇挫折更有勇氣付出,願意承擔,當時間到了。」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練習過靠近死亡的人生預演,如今她的聆聽益加包容,益發虔誠珍惜每一次跟世界的分享,一切「考驗你的初心,拍紀錄片初始,團隊不大仍然充分發揮;或像『自然筆記』,沒有資源的時候力量最強。路不能斷掉,走下去之後,世界好大。」

寫作拍片實踐生活美學,可骨子裡還是那個野地錄音師,有得聽就不覺得餓。

3月甫成立台灣聲景協會,之於一個跨領域交流的資訊平台,結合科學、文化、藝術、歷史、聲景生態學等多元範疇,以聲會友,一起從聲音的角度來關心環境,環境保護終極關注,構築全新的聽音思惟與聆賞哲學。馬不停蹄奔走,搞一個NGO倡議聲音教育?雖笑稱就當又生一個孩子仍多少擔心忐忑,但更焦慮的是迅速變遷消失中脆弱的聲音地圖,尤其2011年為期一年12座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委託調查,進一步深刻思索山林聲景的絕響困境,保護荒野之聲與野生動植物一樣重要,小小的做,做就是了,一如她擅長貫徹的堅持。

Silence will come home

許願石把范欽慧帶到太平山上(遠流提供)因去信表達對美國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10年前2005年捍衛《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於奧林匹克國家公園霍河雨林,以實際行動守護原始自然聲境之欽慕,2012年12月一枚來自花蓮秀姑巒溪河床的卵石因此飄洋過海停駐寂靜他方;2013年許願石送回來漣漪起一連串迴響機緣,啟迪了野地錄音師除見證記錄並傳揚聲波之外,能如何搶救這方寂靜?扣問從此揭開序幕。

「聲景」一詞,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蕭佛(R. Murray Schafer)於1977年提出,且強調「聲標」(soundmark)應具備在地性,以抵禦聲音帝國主義之襲捲。在工業革命後充斥噪音的世界,試圖為人類環境與生態尋找和諧出路,比方推廣田野聲音採集,著重空間聲音設計,保存自然和人文聲音文化等等;其觀點啟發許多人,包括研究聲學的科學家,促使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的誕生;而生物聲學受聲景概念影響,再因應錄音器材革新及大數據時代來臨,後發展出生態聲學(Ecoacoustics),這些學門已探進全球顯學成就蓬勃。

《寂》一書分5章〈傾聽之路〉、〈越境尋聲〉、〈動物之歌〉、〈繽紛耳界〉、〈寂靜山徑〉共26篇精采故事,搭配27則聲音注釋,梳理從校園噪音地圖、公民科學家、聲音考古收藏家、義大利海底生物聲學研討會取經、專訪日本「音之風景」特展、結識日本聲景協會成員、蟲鳴鳥語、海洋/鯨豚聲學、藝術工作者、後製錄音到聲景療癒等等主題旨趣。文字洗鍊,節奏清爽結構精實,科普知識彈接散文抒情,從容轉換引人入勝,萬千聲景存在於細節,拋出沉吟省思。

范欽慧曾如此宣示,寂靜是一種喚醒,寂靜也是一種邀請。

單純賞鳥到聽鳥,聽鳥到萬物,渴望把聲音記錄下來,自然到都市,聽見、聽深到建構「觀音學」,她隱約覺得天機巧囊安排,「一路走來,不乏困惑孤單,處於當下看不見,但等待得夠久,磨練做一件事情,回頭去看,就看見了奇妙的路徑。」微弱而真實的召喚自17年前聽從心音,整頓自己投身信賴的價值信念,軌跡延展至今,彷彿過去所有的累積心血,因寂靜之旅變幻出嶄新的意義,亦有如為下一階段的冒險儲備力量。

意念有多廣 世界就有多大

苔蘚細看像是微型森林(遠流提供)

18歲荳蔻年華,剛聯考完一趟高山縱走到翠峰湖,湖泊雲霧氤氳潤澤了范欽慧的心靈;因林務局專案二度重返湖畔好好聽它,今天,為了推動「寂靜山徑」計劃更組成工作團隊,開展為期一年的錄音監測。奧陶紀苔原的苔蘚種類多樣,看似微不足道,而細觀每一小片聚落自成一套微型森林生態系統,飽含水氣的苔蘚像吸音棉一樣具隔音效果,來到這兒,寂靜沉澱降臨。許願石被置放於雨林的畫面回傳,她便聯想到相似暖溫帶雨林景致的此地作為設計實驗聆聽教室的行動起點,選擇再度遇見。

每月固定採集SM2+(自動錄音機)所收錄的檔案,配合辨識軟體,可獲得全面的聲景生態資訊,「透過聲音進行環境長期監測,其數據比視覺更快得以分析變遷狀況。聲音記錄能證明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其運用展現已是新興風潮。」

她認為,聲景研究從過去藝術人文面向到當代生態環境的發展,各層面論述仍匱乏,現有聲音教育的定義與施行亦教條死僵,應該多探討聽覺修為、聽音美學之養成,「聲景必須提升至文化資產的層級,不只是一個解說教案,聲音作為社會/環境教育,因為教育才能永續保育。另外,聲音的撫慰,不單指涉自然因素,不是主導聚焦,而在慢慢引導感知,安靜的聆聽。在一個開放架構裡,追尋、發現原存的聲響。」

好奇錄音師腦內的聲音地圖如何標籤?「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聖殿,但地圖必然伴隨記憶,鏈結氛圍,藉由工具記錄,日後可供對照變化。不只是錄,還是一種動態保存。」不過前提是,你願意解放耳朵,在在凸顯聲景錄音處理環境觀察之關鍵作用。近日,范欽慧正收錄青年公園老男人下象棋的常民聲景,異常有趣,她活靈活現地模仿,吐痰、洗棋嘩啦、吃子喀碰等等狀聲,旁有卡拉OK、打太極、玩飛盤、市場叫賣,「閉著眼睛走,感受一整個時代的記憶,聲標透露時空,詮釋嘈雜卻獨特的歷史氛圍。以後老人凋零,這些無法複製的聲音就也聽不到了。」失落,卻不被理解,才是真正的失落危機。人為的開發與破壞,祕徑消失,人文消逝,聲景轉變匆匆。保護聲音,即保護人與土地,失去一道聲音,可能等於失去一種生物。

別誤會,她所追求的寂靜並非無聲,而是生命的本然。思考聆聽,「為了重新發現自己,重新發現跟這片土地的連結。」

來自自然的聲響,常能觸動人的心弦(遠流提供)

她懇切提醒,聲音不斷演進沒錯,但不是理所當然交出權利充耳不聞。聲音,用來理解世界的建構,切入不同傾聽方式,優游無窮可能;當我們願意學習傾聽、欣賞寂靜,因此打開感官、啟動修復,進而接近真實、靈魂;然重要的是,為了真實的靈魂我們願意改變自己。范欽慧不懈為自然天籟發聲,申訴噪音受害或生態困境,則訴諸一場寧靜革命。

《搶救寂靜》一個理路承先啟後首部曲,多年痴迷尋聲歷程,領受許多想要更做些什麼,此刻又交替蛻變,熱忱使命滾燙蒸騰,她急切發出一個訊息,擴拓一個戰場,全心全意奔放撲向。新聞轉環境生態因緣倒轉,反使范欽慧總能保持無比欣悅的真摯率直,爍亮悸動恍若昨天,講著講著不時陶醉地輕閉眼睛,抓一個聲影線索,看著聽著都感染了活力騷動。離開咖啡店,馬上車流轟嗡神經緊繃,吐一道聲息清晰,天上地下荒野海洋,是會明朗無量之網的奧義。

搶救寂靜書封及CD(遠流提供)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