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永遠的家:太魯閣富山石礦現勘側記 | 環境資訊中心
地球公民通訊

山是永遠的家:太魯閣富山石礦現勘側記

2015年05月11日
作者:吳如媚(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 本文轉載自 地球公民通訊

太魯閣富山石礦現勘側記。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花蓮秀林鄉的三棧溪一帶,是太魯閣族道拉斯、布拉旦兩部落的世居地,也是溯溪游泳聖地。由於發生礦區土地爭議,我們沿著民享路往雙露山的方向,拜訪了現居半山地帶的阿原(匿名)一家人。

民國78年以前,阿原的爸爸(原爸)與親戚就已住在雙露山上稱為洛韶的地方,也就是富山石礦的礦區位址。阿原家在土地面積大約2.5公傾的山上,種植蔬菜,過著平凡知足的生活。

民國78年後,隨著礦區的土地開發,當時族人沒有土地權狀,在林務局以及新城鄉公所屢屢刁難下,部落族人只能含淚接受政府單位的協調,以微不足道的補償金,離開居住長達二十多年的原耕作地。

原爸以這筆補償金在原居地下方不遠處蓋了現居住所,繼續從事一級產業的工作。首先養豬,但當時豬價不好,幾乎慘賠。於是改種山蘇,經濟尚未穩定,又遭遇颱風重創,所有作物毀於一旦。連續的打擊讓原爸一家生活困頓,然而山不轉路轉,颱風後風倒木的整理,帶來了一線生機,儘管利潤相當差(一般雜木一噸僅收1400元,銀合歡則是一噸1600元),也還是咬緊牙關繼續生活在山上。渡過經濟擺盪的十餘年後,現在原爸以飼養放山雞為主,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

當年的生活再困苦,原爸說來仍是神采飛揚,手舞足蹈,彷彿吃苦儘是吃補。但一談起政府單位與礦公司,眼神一暗,滿臉無奈的表示,礦公司沒有找太魯閣族人工作,長期使用族人的私有土地,卻無任何回饋,更不用說還有採礦期間所帶來的噪音及各種污染。

部落近年不斷與礦公司進行交涉,然而礦公司始終僅派基層主管進行毫無實質溝通效益的對話,顯見其高傲輕忽的態度。在各方求助無門下,太魯閣族人決定自力救濟,取得部落高度共識後,提出訴求並封路以示決心。 

道拉斯部落的封路行動引起了小眾媒體關注,但尚未與政府達成共識。如今富山石礦已暫停開採,裸露的礦區灰白一片,死寂沈沈。解決產業發展與原住民傳統生活文化之間的衝突,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共同思索與討論和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