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獼猴太多了?人猴衝突是重點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台灣獼猴太多了?人猴衝突是重點

如何面對從保育到撲殺的社會氛圍

2015年07月28日
作者: 裴家騏(屏科大野保所教授)、蘇秀慧(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

近年屢屢被問到「台灣獼猴是否已經超量或過多?」、「近來逐漸增加的農損猴害報導,是否是因為牠們的數量太多了,自然界的食物不夠吃所造成的?」、「民眾餵食獼猴是不是可以減少獼猴入侵果園或到民宅找食物的案件?」、「是不是應該要把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動物名單刪除?」、「是不是應該要積極的控制獼猴的數量了?」「幫野生獼猴節育可以讓牠們的數量降低嗎?」,甚至「是不是到了應該要開放獵殺獼猴,以保護農作物的時候了?」看起來,20多年來,農民對獼猴危害的控訴,總算逐漸受到普遍的關注了,而過度的渲染已造成獼猴成為人人喊打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台灣獼猴搶食遊客塑膠袋裡的食物。圖片來源: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

以下,我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希望有助於大家一起討論台灣獼猴的現況與保育對策。

台灣獼猴太多了嗎?

台灣獼猴原本廣泛但不均勻的分布於台灣各地,棲息環境以濃密之闊葉樹林為主,但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獼猴密度明顯的低於中低海拔森林。

大約17世紀開始有大量的漢人移入台灣,平地的獼猴棲息環境逐漸被開發成農墾地;到了日治時期,更因為農業產業化的推動,淺山獼猴的棲地和數量減少的趨勢越加明顯。時至今日,全台獼猴棲息環境的面積估計至少減少了16-18%,但因為消失的幾乎都是低海拔的優質環境,因此現在台灣的獼猴數量應該是不到古時候的80%。雖然這些已經消失的數量應該是補不回來了,但台灣獼猴似乎並沒有受到重創,持續存在應該不是問題。

根據農委會2000年所公佈的資訊(李玲玲、吳海音、張仕緯、徐芝敏、摩悌。台灣獼猴現況調查),台灣全島約有1萬多群的獼猴,若以每個猴群平均有25隻猴子來估計,當時全台大約有野生獼猴26萬隻(可能的範圍在14-38萬隻之間)。15年來,全台除了部分地點的數量有明顯增加外(尤其是相對封閉或隔離的族群),整體來說,數量應該變化不太。那麼,26萬隻(或最多近40萬隻)的台灣獼猴算不算多?超過現有棲地環境的負載量了嗎?

目前看起來,在自然條件下,台灣獼猴族群內部的數量調控機制應該是高過外部的環境約束力的,因此,數量比較不容易明顯超過環境負載量;也就是說,和一些族群內部調控較弱的物種(例如:大型的草食動物)不一樣,台灣獼猴比較不會因為數量過多而出現棲息地被過度利用,甚至出現嚴重破壞、棲地品質下降的情形。

以高雄壽山(亦即:柴山)為例,這是一個封閉的森林夾雜果園的空間,原本都是軍事管制區,1989年前後開放了部分區域供民眾休憩使用,現在每年有上百萬的遊客量,平日與假日不分晝夜都有密集的人為活動。我們在當地的研究顯示,因為人為餵食,使得獼猴生殖率常年都居高不下(55-75%),而近30年來,猴隻數也從開放前的數十隻或一兩百隻的規模,成長到現在的千隻以上。不過,最近的五六年來,在沒有人為的族群控制,也沒有棲地品質惡化的情形下,其整體數量卻沒有持續的增加,顯示應該已經達到或接近現況的環境負載量了。而這個負載量應該是由壽山的天然植被、果園,加上人為餵食所共同加成而來的。

因此,與其說「獼猴因為太多了、吃不飽了,所以才侵入果園覓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果園的存在,增加了當地獼猴的覓食環境,也增加了當地獼猴的數量」。

民眾觀感:愛護轉厭惡

我們也發現,現代國人對野生動物多是友善的,再加上遊客的長期餵食,使得壽山開放休憩區域的獼猴對人類早已失去了戒心,也大大改變了人猴互動的行為模式;近年來,牠們已經習慣於進入人類的生活空間、主動接近人群,甚至大膽的跳到遊客身上尋找食物。

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這些造成「人猴衝突」的行為抱怨連連,民調顯示,民眾對獼猴的觀感已由原本的大多數愛護,轉變成大多數厭惡;而為了預防遭獼猴騷擾,不少人也開始攜帶防身和威嚇工具(例如:彈弓、鐵棍、木棒、BB槍……等),甚至在遭遇獼猴時採取主動的攻擊。這種人類帶有報復心態懲誡獼猴的新發展,是否會讓壽山的獼猴重新對人類產生戒心和迴避,並因而減少人猴衝突?現在還不知道。不過,民眾公開且合理化攻擊野生動物的現象,已經與國內長期建立保育野生動物的大目標有所違背,亟待化解衝突。

事實上,壽山應該不是特例,近年時常出現農損報導的其他地點中,彰化二水、台南南化、高雄旗尾山和台東東河等地,也同時都有長期遊客餵食獼猴的歷史,甚至是當地社區招攬遊客的「重要賣點」。當人類的餵食成為常態之後,就會吸引更多膽大的猴群聚集和等待,並且讓猴隻對農作物的熟悉度大大提高,對作物的取食就更容易發生,而鄰近的果園自然就成為獼猴附帶入侵覓食的目標,並形成惡性循環。

對減輕農損的建議

承上,如果農民遭受獼猴危害與臨近地點的遊客餵食有關,則應該僅快協調管理單位,停止甚至禁止餵食,以減少野生獼猴的聚集。不過,無論是否周邊有餵食獼猴的情形,農民採取有效保護措施以避免或阻止獼猴將果園視為覓食環境,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阻隔保護 化學忌避 

保護農園的方法很多,但在農村普遍人口減少和老年化的情形下,傳統用人力巡守驅趕或站崗的方式,實施有其困難,即使搭配犬隻或輔助工具的使用,例如:鞭炮、沖天炮、震撼音效……等,效果也通常無法維持很久。較能長期有效的做法除了在農地與森林間保持距離和空曠外,一些阻隔保護設施(例如:圍網、罩網、電圍籬、防猴圍籬),或化學忌避方法(使用令獼猴嫌惡或不願接近的驅避劑)也都有其可行性。

不過,過去我們對台灣獼猴的行為模式瞭解不夠多,前述這些措施在不同農戶、農地間的適用性,以及配套條件、材料選擇、成本分析……等經營管理上的實務議題,仍有待積極的研發投入才會有所進展。以防猴圍籬為例,雖然國內已有農民試著使用電圍籬,但我們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在一般鐵絲網圍籬的上面,增加一圈1.5公尺高的平滑鐵板層,即可有效的防止獼猴攀爬和翻越,無需用電,且耐候性、持久性俱佳;其後續在農業危害防治的應用上,可以朝量體和材料更精簡、材質和施作方式再改良、研發更簡易的頂層設計……等方向努力。

捕捉 獵殺 只能治標

至於,最近常被大家提到的以捕捉移除或獵殺減量的做法,雖然是可以立即減少當地危害農作物的猴隻數量(如果所移除的個體的確是前來取食作物的個體),但如果不搭配前述的保護措施,是需要持續執行才會維持效果的。

當然,除了短期減量之外,捕捉和獵殺也都有可能使當地猴群因產生戒心或嫌惡感,而降低再次入侵果園的意願,尤其如果對捕獲猴隻執行反向制約(處罰)後再野放,效果可能會更好。不過,獵殺獼猴因為牽涉到國人的接受度,建議在沒有共識前,不宜實施;而捕捉移除則需要規劃捕獲個體的後續處理方案。

如果反向制約可有效降低再次入侵的意願,則可考慮在地野放,否則,雖然可以考慮予以安樂死,或提供給學術機構,做為實驗用材料,但若基於人道,應該考慮長期收容。收容過程可結合環境及生命教育,亦有助於民眾正面瞭解人猴互動的問題。話說回來,如果農園的保護措施有效,則捕捉或獵殺就只是緊急狀況的特殊處理手段,而不會是常態性農損防治的方案了,如此,所需處理的困難議題也就少了許多。

生育控制 無法實質減量

「生育控制」是否可以減少猴隻數量和農損?

確實,對於族群量不斷增加的野生動物,提案利用生育控制作為經營管理的手段越來越常見。不過,除非實施生育控制的個體數佔族群的多數或足夠的比例,否則頂多只能減緩族群量增加的趨勢,而無法實質的減少數量,而且這個手段對封閉族群比較可能有效。

因此,此法對於改善農損的幫助不大。不過,在族群管理的其他需求上(例如:調整母猴生產頻度過高的猴群,使其繁殖週期正常化,或有基因污染的疑慮時),「生育控制」的應用仍然值得一提。

在方法上,有人使用輸精管或輸卵管結紮術,形同「絕育」,但效益卻不高。另外,近年對免疫避孕針劑的應用有很多的研究與探討;這類的做法是將生殖激素或性腺萃取物注射到動物體內,讓動物因免疫反應而產生抗體,並因此降低性腺功能或破壞卵子授精的能力,如此而讓動物暫時性(最多數年)的不孕。免疫避孕法因為無需動手術,而且個體可以恢復生育能力,因此,對需要保育的野生動物來說,是個比較合適的生育控制做法。例如,封閉的壽山獼猴族群目前的生殖率過高,不少母猴每年都生小猴,並不健康,免疫避孕的運用可以讓母猴的生殖間隔拉長。

再談禁止餵食獼猴的必要性

餵食獼猴除了會增加獼猴數量和前述種種「人猴衝突」的發生機會外,還會因為人猴共域,而增加了疾病和寄生蟲相互傳染的可能性。直接接觸獼猴更是大大提高與獼猴發生衝突的風險,亦形成雙方感染人猴共通傳染病源的途徑。雖然目前尚無民眾與台灣獼猴間共同寄生蟲交互感染的案例報導,但台灣獼猴的糞便中已被檢出帶有鞭蟲、糞桿線蟲、腸結節蟲、毛圓線蟲、胃蟲、絛蟲、大腸纖毛蟲、阿米巴原蟲等人猴共通的腸道寄生蟲,不得不小心。

此外,除了寄生蟲外,台灣獼猴也已經確認有極高的皰疹B病毒的感染率,成年個體的陽性率甚至是100%。雖然B病毒感染人類的之病例很少,且目前並沒有遭野生個體傳染的案例,不過,儘管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後,死亡率會大大的降低,但若人類遭受感染而未及時治療,其死亡率可高達70%以上;因此,有必要在任何人猴共域的場所,進行更積極的管理措施,以避免任何感染的可能性。

餵食對獼猴的負面影響

本文提到許多餵食獼猴對人類會造成的問題或風險,但事實上對獼猴也會有不良的影響,我們已經發現的就至少包括:人類的餵食會造成猴群縮小活動範圍,且大大增加猴群間的重疊範圍,並因此而增加猴隻間和猴群間相互攻擊和受傷的頻率;過高的獼猴密度與互動增加了日常生活的緊迫感,長期以往很容易出現因為自體免疫失常,而發生的嚴重脫毛現象;猴隻的聚集也容易會出現大量寄生蟲感染的情形,並增加獼猴個體出現惡病質或生病死亡的機會;習慣性進出果園的個體,也容易因為誤食農藥、毒鼠藥而中毒死亡;受餵食者作息的影響而延長入夜後的活動,並因此而增加意外發生的機率。

此外,因餵食而習於在人為環境活動的獼猴,也有較高的人為致死風險,例如:毒殺、路殺、高壓電電擊、犬隻獵殺,及人類非法獵捕。可以說,餵食獼猴的結果是兩敗俱傷的。

消除衝突 持續保育

最後,仍然要強調的是,台灣獼猴當然需要國人持續的保育,事實上,95%以上的台灣獼猴都跟人類的生活毫無相關,也不會干擾到人類的生活,對於那些極少數與人類接觸頻繁(包括遊憩區及入侵果園)的獼猴,則應該採取積極且科學的經營管理作為,以實質消除獼猴與人類利益之衝突,這應該是目前保育獼猴的首要目標。如果將極少數獼猴的行為擴大成台灣獼猴全體的行為模式,甚至認為數量太多需要減量,如此不但失焦,也沒必要,更無助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