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海洋意象 (二):海洋跟我們什麼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與海洋意象 (二):海洋跟我們什麼關係?

2001年06月15日
編輯室彙編

向海洋討食

從古早開始,由於對蛋白質的需求,也許因為海不遠,較方便,我們便抓海裡的魚來當食物,這是人類跟海洋發生關係的第一步,一種原始的需求。

要捕魚,就會產生各種漁撈方法,用鉤的、用網的、用鏢射的、不一而足,因為不同的魚生長環境也不一樣,有些在水面活動是洄游性的、有些在海底活動是底棲性的,底棲性魚類又分別生活在珊瑚礁、大陸棚、或更深更深的海裡,有的深至一兩千公尺。想在不同的海岸或海域抓各種魚,人類就研發出不同的漁法:潛水射魚;鏢魚;用鉤的包括釣魚、延繩釣……光是延繩釣又有不同粗細的魚鉤、魚繩各種細分用於不同水層、抓不同的魚;用網的包括牽罟、手網、拖網、圍網、定置網、流刺網……同一型網具還都有細類,如拖網類就有底拖網、雙拖網等等。靠著現在捕魚的技術,人類已能捕到越來越深處的魚類。

要捕魚,我們還需要船隻到海上去作業,於是就有港口的存在,停著各式各樣的船。在台灣,除了花東因為海岸線上較少灣澳(也就較少天然港口),西部則是港口密密麻麻,尤其澎湖,港口多得不得了。台灣到處可以看到漁船、看到漁人或其家屬搬魚獲到碼頭拍賣的畫面──魚獲、漁船、漁港都形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但我們通常只滿足於知道「魚好不好吃」就算了,很少進一步去注意、觀察漁業:這麼好吃的魚是經過哪種方法捕抓而來的、哪種船抓什麼魚、哪種漁法怎麼捕魚,也因此我們不會想到這些漁撈行為可能衍生出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的漁業跟海洋是怎麼樣的關係。

事實上,台灣人的平均漁業需求量相當、相當驚人!在全球排到前三名內;遠洋漁船,台灣是全世界第六位;台灣的鮪魚、魷魚捕獲量也都是全球前三名,我們的捕魚量是相當大的,而且非常多樣化──因為我們什麼魚都吃!台灣是著名的海產消費國。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以前的台灣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但大家都窮,不一定吃得到豬肉;而現在的生態情況剛好顛倒,「沒看過豬走路卻吃過豬肉」──我們都吃到各種魚類,卻從未看過牠們在海洋裡活生生的樣子,例如芭蕉旗魚(雨傘旗魚),牠最具特色的背鰭很大很大,在陽光下看起來是尊貴的墨藍色,遇到鏢魚船時是剽悍的狠角色,這種魚大家絕對都吃過,但又哪裡曉得牠在海上是怎樣漂亮~的一隻魚。

那麼,就算我們留意、也知道了以上訊息,到底有什麼幫助?有的。比如:台灣的吃魚文化極度糟糕!只懂吃、不懂關懷、不懂得什麼魚可吃什麼魚不該吃──吃魚吃出了生態問題,大部份人還不曉得──我們吃最小的[魚勿]仔魚,全世界只有台灣跟日本在吃;最大的豆腐鯊我們也吃,全世界只有台灣在吃!如果我們知道[魚勿]仔魚不是一輩子只長到這麼小,而是各種魚類的寶寶,吃掉魚苗就不會有成魚、吃了一百多年我們吃光了沿海的魚源……我們還會去吃嗎?或當我們明白:底拖網拖毀了多少珊瑚夷平海床成荒漠、多少海豚因為掠食延繩釣上人類的魚獲而冤死、流刺網嚴重造成的混獲又枉殺了多少保育類海洋生物、而燈火漁業對待海洋生命是如何的殘暴(這是以強光召聚大量魚群然後一網打盡的漁法,即使有魚漏網而去也難活命,不是瞎了就是昏死了)……當我們瞭解這些,我們才知道什麼叫做不健康的捕魚方式,然後才可能去抗議或抵制毀滅性的漁撈作業,消費者的方向一定能夠改變採捕者的態度。這是「知道」與「不知道」的差別。

鯨豚拉近我們與海洋的關係

而海洋生物不是全都用來吃的。海洋最精采的生命也許就是鯨魚海豚了,牠們以肺臟呼吸,所以經常須浮出水面換氣,我們也就有幸常在海面上看到牠們。過去討海時,我經常在台灣海域看到牠們,有各式各樣的皮膚顏色、跳躍姿勢、群體與個體行為……覺得這是如此優美的動物、多麼活潑可愛的動物!牠們就在我們的海岸邊,是我們的厝邊隔壁,可是很少有岸上的人知道牠們。在海上看到鯨豚會很高興,回來後找人講那精采的接觸,他們聽了之後說:「咁有影?!」他們懷疑,懷疑我們的海上有這些動物──的確是有的。十幾年前我能在海上看到相當豐富的鯨類動物,海豚成群結隊常得以千為單位來計算;不像今天,我覺得牠們在整體數量上已經減少一半,但僅存的這些海洋精靈也掀起了台灣的賞鯨風潮(原來,像這樣在電影裡當主角的動物,也在我們海岸邊出現,就在不到二海浬這麼靠岸的距離)。人們一起搭船到海上去,跟船邊的海豚相處、感受海豚們似乎熱烈歡迎著人類採取友善的接觸態度,於是暈船的人也都不暈了──海洋生物拉近了海洋跟人的距離。

過去台灣跟海豚的關係很不好,把牠們當作一種魚獲、吃牠們(事實上現在還有不少人吃海豚肉),是一種獵殺、荼毒、蹂躪的關係;但現在不同了,對許多人而言,海豚成為觀賞、認識、作伴、交往的對象,這麼靠近的距離──不再只懂獵殺、什麼東西都想抓來吃。鯨類對人類而言特別容易親近,賞鯨呈現出另一種價值觀,是和海洋建立新關係的一個開始:想接觸野生鯨豚就得到海上去,「出海」幫助我們更近距離地體驗海洋,海洋不是在書本上,而是在親身親臨之處;了解鯨類的棲息地、生活方式等知識,也幫助我們認識海洋生態;而透過建立此一新關係的過程,也讓台灣有機會跟海洋重建和善的關係。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