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林沒讓我們富起來」 雲南彝族小村莊 走向綠色轉型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砍林沒讓我們富起來」 雲南彝族小村莊 走向綠色轉型

【兩岸環境交流──從水之源看水資源,系列報導2】

2015年09月16日
本報2015年9月16日中國麗江訊,詹嘉紋報導

距離熱門觀光景點麗江古鎮20公里,位於長江上游、雲南高原濕地保護區拉市海山上的波多羅彝族村,是個海拔3000多公尺的美麗高山村落。

雲南波多羅村。攝影:詹嘉紋。
雲南波多羅村。攝影:詹嘉紋。

然而,沒電、道路不通、孩子沒錢上學、每年還有半年時間缺糧,造成小村子黑暗過去的主因之一,便是以砍伐森林換取金錢的謀生模式。曾經,村民們以為自己及兒孫們一輩子得在貧苦的輪迴中掙扎,但現在的波多羅村發展出多元產業,每年人均收入可達台幣1萬~1萬5千元。究竟他們是如何翻轉命運?

15日,「兩岸永續水資源交流團」從雲南束河古鎮出發,實際走訪波多羅村。通往小村的路況並不好,隨時可見因雨水沖刷,而龜裂流失的路面,加上遍佈的大小石塊,一般汽車難以行駛。

雖開通但路況仍不好的聯外公路。攝影:詹嘉紋。
雖開通但路況仍不好的聯外公路。攝影:詹嘉紋。

昔日森林守護者成伐林者  波多羅的哀愁  

波多羅村地理位置示意圖。
波多羅村地理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波多羅 : 大山深處的發展故事。

而這條顛簸處處的道路,卻藏著赫赫有名的「茶馬古道」(註)。位於古帕覺和阿則雄吉古兩山的山坳處的波多羅村,是古道上的重要關口。

十多年來,協助、陪伴波多羅村走過漫漫長夜的中國環境NGO「綠色流域」、社區發展計畫負責人孫敏表示,在當地較強勢的納西族傳統裡,破壞森林會引來災難、威脅當下生活,對於保護森林的態度非常嚴謹。當波多羅村人在納西族同意下,得到定居於此地的許可,便也同時肩負起保障過往商隊安全、照護地界內森林的任務。

但1960年代中國政府推動「大三線建設」,其中國營的「森工企業」大舉入侵西部河流上游。波多羅山下的龍蟠,成為金沙江上最大的木材推漂站,重型卡車夜以繼日地把砍倒的大樹倒入江中,業內術語稱「下麵條」。

1980年代後,此景蔓延成了「全民大砍樹」,波多羅也捲入此風潮,村裡靠伐木維持開支,但一棵木料步行一天扛到市場上,卻只能換取勉強餬口的金錢。但十幾年內大量伐木的負面效應不計其數,其反饋來得快且劇烈。

孫敏解釋,原本波多羅牲口都躲在原始林下避冬,樹砍光後,一到冬天,牛羊不是凍死就是病死。而原本四季常流的山泉水,流量從三尺寬退化至剩碗口粗。此外土壤肥力也下降了,蟲災、風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更每每重創村莊。

美麗的波多羅山路即景。攝影:詹嘉紋。
美麗的波多羅山路即景攝影:詹嘉紋。

直至1998年爆發長江大洪水,西南山地、江漢平原及數千公里的沿江兩岸損失慘重。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隨後頒佈長江中上游天然林禁伐令。波多羅村頓失經濟來源,陷入更加貧困的泥淖。

顧好森林才是生活的保證  參與式發展改變人心

「不能砍樹了,怎麼活?」大約在這個時期,綠色流域主任于曉剛進入村子,帶領村民進行參與式農村需求評估(PRA),培訓他們自主思考、自我管理決定要怎麼做才能促進村子最大利益。波多羅全村共同回憶、整理出村莊生態變遷史,一起分析貧困原因、思索未來如何走下去。

于曉剛強調,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必須確保村民的生活權益。」因此在過程中,先讓村民聚焦於最想要的生活需求,包括改善交通和照明條件、培訓多樣化種植知識、好好供孩子讀書等是非常重要的。之後大夥兒進一步分析村莊困境、共商如何解決問題,明白了守護自然資源與自身生活具高度依存性。

位於古帕覺和阿則雄吉古兩山的山坳處的波多羅村。攝影:詹嘉紋。
位於古帕覺和阿則雄吉古兩山的山坳處的波多羅村攝影:詹嘉紋。

「他們知道砍樹也沒讓生活變得更富」孫敏表示,事實上,村民體認到自己是伐林最終的受害者,有森林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因此當時全村集體規定:在未來五年內,不砍伐活樹。

此外,村民還制定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定、設定保護目標,包括保護石灰岩森林和大樹杜鵑林、保護獼猴等野生動物,不許打獵、捕鳥;保護稀有藥材品種,資源豐富的藥材可允許有控制地開發等。

而為了落實監督制度,2003年,村裡的25個小家庭投票選出了「流域管理小組」,成員共五人,要砍樹建房或維修房子,需向流域小組申請,經審查後決定。若真要砍樹建房也有規定,例如水源地、泥石流危險區禁伐;利用時需採間伐,不能成片砍、浪費;若砍樹販賣則罰款十倍。

「現在,我們覺得砍任何一棵樹都是不可能的,已經完全沒有砍樹賣錢的人。」流域管理小組組長劉正偉說。

擺脫貧困  波多羅的綠色發展之路

波多羅村民的發展願景是脫離貧困、保持傳統和傳承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十幾年來,在流域小組及全體村民的團結努力下,推動了多項改變計畫。除了守護著2萬畝水源林;交通問題由政府和樂施會資助、村民打造的23里公路,縮短了山上山下時程。

德國政府援助的太陽能光電系統,供應全村用電。攝影:詹嘉紋。
德國政府援助的太陽能光電系統,供應全村用電攝影:詹嘉紋。

2004年德國政府援助,在此安裝了太陽能電站,供應全村電力及熱水。原本只栽種馬鈴薯和秋油菜等價廉糧食作物,也開始種起市場價格較高的中藥材,土地產值提高了五至十倍;而優美的高山景致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讓村民自2014年起開始推廣生態旅遊;用水則從原需徒步行走40~50分鐘至水源地取水,變成家戶接了水龍頭,將山泉水引至家中。

今年,村民則種植起新的經濟作物: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脈的瑪卡(maca)。據說有抗疲勞、改善睡眠、抗更年期,活躍生育,增強記憶等功效,市場價格水漲船高。但因終究是外來種,育苗階段總是生蟲。而一畝馬卡苗要價台幣3000元,村民看見小苗生蟲無不心疼,便依照山下人教的方法,買來便宜農藥就灑。

孫敏表示,在水源保護區用農藥對土壤、水源的毒害尤須避免,而噴藥也傷害村民健康。因此鼓勵村民組成生態種植小組、去培訓上課,但到現在僅10戶參加,還有其他20幾戶沒加入。

于曉剛。 孫敏(站立者)
于曉剛。攝影:詹嘉紋。 孫敏(站立者)。攝影:詹嘉紋。

孫敏說,不強迫大家馬上認同,只能持續溝通,若生態種植的瑪卡價錢好,其他村民就會比較有信心跟進。最後還是希望讓生態種植的作物成為波多羅的品牌。不過對此,綠色流域不會多加干涉下指導棋,能不能達成得看村民們能否自己凝聚共識。

雖已脫離最貧困村子的狀態,但未來波多羅仍會不斷面臨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拉扯,前頭的路,還需靠社區自我管理能力和凝聚力慢慢摸索前行。

茶馬古道會經過波多羅村,祖輩村人曾肩負守護過路商旅的任務。攝影:詹嘉紋。
茶馬古道會經過波多羅村,祖輩村人曾肩負守護過路商旅的任務。攝影:詹嘉紋。

※ 註:茶馬古道從麗江出發,穿過拉市海,翻過埡口進入西藏,遠至印度、尼泊爾。是雲南和藏區的商人以馬易茶,以茶易鹽,交換滇藏商品的重要往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