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掌握食品來源,卻隱瞞製造過程,甚至「以假亂真」,造成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人心惶惶。但也有人選擇將悲憤化為力量,從生產到製作為自己預備食物。
遠離城塵定居花蓮的陳天來、卓綉蓮夫婦,他們原本在台北市重慶北路圓環經營祖傳生意「廣東汕頭豆漿店」,每天生意興隆,全家大小動起來,總忙得不可開交。後來陳天來生一場重病,歸隱田園生活的念頭就此種下他們心裡,10年前毅然結束接手20餘載的豆漿生意,舉家遷至花蓮光復鄉一處山區農村落腳。
夫妻倆經過多年整頓,在自家庭院種了滿園鳳梨、柑橘、文旦等作物,他們也重起爐灶,繼續榨豆漿、做豆腐,還揉起麵團做饅頭、糕點等,但不為營利,而多半為自己日常所需,兩人生活可謂實踐「自給自足」的理想。
嚐過陳天來親手做出的豆腐的人都說:「很有黃豆的原味!」原來是他不管做給客人或自己吃,他都堅持不添加食物以外的成分,除了保持食物最佳風味,他認為:「食品是良心事業」,真正健康的食物就是什麼都不該添加!
陳天來與民眾講解黃豆磨製過程。攝影:謝宗璋。 |
要做出品質優良的豆腐,除了依循傳統工法,他認為必須先認識所採用的黃豆,作物從產地到餐桌的來歷都要清楚明瞭、不噴灑農藥,而直接跟農夫購買最可靠,比較安心又有保證。
其次則是控制最佳泡水時間,須注意不同季節因應氣溫而有所差異。春天氣溫約25度,需浸泡10小時,夏天多高達30度,只要五小時,至於秋冬則要浸泡25小時,因為他都是選用天然山泉水浸泡。要當黃豆發酵、膨脹到兩倍多,才能釋出天然香味,磨出來的豆漿水才是上等原味。他認為:「古時候都是這樣子做啦!」
這些黃豆從何而來?原來是來自陳天來居家不遠處、同在光復鄉的「光復自然田農場」。農場夥伴劉燕霖表示農場所出產的作物雖非有機認證,但都堅持以友善土地、不施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方式栽植,甚至拒絕需要燃料運轉的機器下田幫忙,除了減少因機器快速運轉而造成的作物耗損,無非是希望使用最自然的方式向大地索取食物。
劉燕霖說:「我們當初會要種黃豆,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想吃自己種的黃豆做成的豆腐。」她指出,台灣市售黃豆多為基因改造,且多年前為配合農產進口政策而減少國內產量,因此品質來源就更不易掌握。近來大家越來越重視食安,因此慢慢地台灣人恢復自己種植黃豆,她也希望可以推廣家庭自己做豆腐。
光復自然田用「純手工」栽植的黃豆園。照片提供:劉燕霖。 |
「當初只有我與另一位農友林瑾君兩人,共同在一分地上種植黃豆,只在翻土時請機器整地,之後都是「純手工」。人工挖溝槽、播種、除草、採收、曬豆,通通一手包辦,雖然非常自然,也是曠日費時。不用機器採收,她說:「因為黃豆太熟豆莢會爆開,豆子就爛了。所以每天都要去巡田,看到熟了就採收,前後約花了一個月。」最後共採收了85公斤的黃豆,「我們是用照顧每一顆豆子的心態種植,不為販賣,而是因為生活需要。」
為返鄉陪伴務農的父親,「自然田」創始成員黃彥儒有次到花蓮好市集展售自家農產,一名消費者表示其在光復有一處五甲地,願意免費提供友善環境的農友耕種,任教於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蔡建福,召集幾位有志於務農的人來看地。
他們從地主得知,那塊地曾閒置多年,已被荒煙蔓草覆蓋,亦曾提供給人耕田,但多使用慣行農法,傷害土地匪淺,「後來我們接手,我們希望在光復用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讓在地居民能夠認識自然農法,重新善待土地。」2014年8月,「光復自然田」開始耕作。
漸漸地偶有路過的當地居民,透過與他們聊天認識他們的理念,讓他們與在地有親密連結,感受當地人情味。有時候他們會舉辦活動,邀請民眾體驗農事,認識善待土地的方式。「我們不是預設要為在地做什麼,而是要為土地做什麼,當我們善待土地,同樣我們也會善待在這土地上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