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高腳蜘蛛(俗稱旯犽)碩大得幾近霸道,這非昆蟲的八隻腳龐然大物是許多六隻腳昆蟲的剋星,不講理的外表下,雌蛛卻會吐絲結囊,將卵產在卵囊中方便隨身攜帶,直到若蛛孵化有行動能力後,才卸下慈母的責任。
白額高腳蜘蛛抱卵的景象我不知看過幾回,也震懾於牠們猙獰外貌而不敢接近,某日信步於新北市鶯歌石步道,涼亭下發現一堆臭巨山蟻聚集,此蟻是這步道常見物種平日多單槍匹馬遊走,甚少看到多隻聚集而引發我好奇心,我以跪姿趨近臭巨山蟻聚集中心,天啊,一顆白額高腳蜘蛛卵囊孤立無援,雌蛛去哪兒了?或許遭遇登山客或鳥類攻擊,使雌蛛放棄慈母的責任,扔下卵囊內已然孵化卻無足夠行動能力的若蛛,成為臭巨山蟻的俎上肉。
曝光不足。暗部細節消失,整體明亮度下降,但反而突顯了旯犽卵囊的質。攝影:楊維晟。圖片來源:我們出版
唯有真實生物界中的明爭暗鬥,是感受不到光線與熱度的晦暗之處,相機(曝光)僅能修飾表面,無法撼動已烙印在生物本能的黑暗規章。
光線,創造了晨昏,分開了晝夜,營造出四季,是期盼的希望,也為生命繪染上色彩,昆蟲翅膀因陽光而燦爛,夜行性昆蟲卻因陽光歇息而活躍,世間萬物無不被光線所支配。光線,也理所當然支配了攝影,雙手雖抓不住任何一道光線,感光元件卻能忠實擷取下光線強弱與質感;我們雖難以撼動光線本質,相機卻能透過機件將光線玩弄於機身黑盒子中。
卵囊內若蛛晶瑩剔透,很難讓人聯想長大後猙獰模樣,但若蛛可愛的外表並未讓我起惻隱之心,弱肉強食是大自然法則,儘管我可輕易改變卵囊內若蛛的命運,我依舊沒出手,只是默默拿出相機與閃光燈記錄這一切,時間在我面前緩緩流逝,卵囊內若蛛十分煎熬卻無力抵抗臭巨山蟻的襲擊,尚未被臭巨山蟻大顎夾出的若蛛,拼命往卵囊深處躲藏,彼此堆疊在一起。鐵了心的我只是在相機上不停撥弄著設定按鍵,一會兒增加曝光,一會兒減少曝光,因為臭巨山蟻酒紅色的體色與卵囊的象牙色,一暗沉一明亮,造成明暗對比明顯,曝光不易捉準。
抽離黑暗的生物世界回到現實面,冷冰冰的相機靠著按快門的食指來運作,食指的主人只能依靠他在攝影方面的熱情,忠實記錄下若蛛生命最後一刻,為了萬無一失,食指主人得先了解相機的曝光運作。說穿了,曝光,就是把玩光線的竅門,先不談如何利用相機控制光線,光是論及昆蟲攝影中一張完美的曝光是何種模樣,每個人心中就有把不同的尺,曝光是否正確沒有準則,也沒有規範,打開影像色階圖(Level)或許令攝影師心中有了譜,但色階圖依然是個參考值罷了。
數位相機隨拍隨看的特性,讓當下的曝光得以立即修正,建立自我對曝光程度的認知就成為重要的攝影素養,曝光是正常、不足(under),還是過度(over)因人而異,造就出光線風格上的個人差異。拍攝現場取得理想的曝光相當重要,儘管後製軟體可透過調整色階(Level)修正過亮或過暗 RAW 的曝光值,但調整範圍並非無限上綱,偏離正常曝光太多,喪失亮部與暗部細節就成為定局,改以 檔拍攝或許讓明暗調整範圍增大,但相機能達成的,就別讓電腦後製過多參與,一次到位的曝光絕對是數位攝影的王道。
這樣說來,曝光正常是每次拍攝時所追求的目標嗎?經驗告訴我,少數優秀的影像未必曝光正常,曝光不足與過度或可彰顯影像的特殊內涵,刻意降低或增加曝光,是跳脫平凡的墊腳石。
攝影當下調整曝光值並非難事,但臭巨山蟻的豐收歡愉,對比著白額高腳蜘蛛若蛛的困境,生命的光明與黑暗面,沒有微調的餘地。
曝光過度。整體明亮度上升,飽和度降低,亮部細節完全消失於高光部分。攝影:楊維晟。圖片來源:我們出版
《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
作者: 楊維晟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22
ISBN:9789869125253
本書集作者15年昆蟲攝影經驗,從昆蟲的基礎生態,到微距攝影的各種心法──他從來都不是昂貴專屬器材的追尋者,反而是利用自製的雙閃燈,加上各種知識與技巧,攝得一張張更為自然、更具情感、也更有藝術性的昆蟲攝影作品──到拍照旅行的分享,字裡行間充滿對生態VS攝影的思考與反省。
金鼎獎作家楊維晟說,他真正想藉本書訴說的是,這些微小影像當中的巨大意涵。※ 本文擷取自《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