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水種電到微型電網 曹啟鴻卸任後仍力推再生能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養水種電到微型電網 曹啟鴻卸任後仍力推再生能源

2015年10月19日
本報2015年10月19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自己的用電自己發!」前屏東縣長曹啟鴻自公職卸任後,仍持續推動「綠能造縣」的理念。現為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他,基於過去在屏東推動養水種電計畫,為莫拉克災區帶出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如今許多團體到屏東想認識綠能產業,便邀請他解說各項綠能規劃和發展。他也四處演講,說明台灣必須發展再生能源。

16日,曹啟鴻應邀至竹田,針對「後碳時代的在地實踐」主題,為社區居民暢談發展綠能的必要性和未來展望。為了瞭解在地綠能的實踐,他也帶參與民眾前往向陽光電位於竹田的農場,認識綠能與農業結合的操作方式。

曹啟鴻退休後仍力推再生能源,鼓勵民眾節能減碳。攝影:李育琴

曹啟鴻退休後仍力推再生能源,鼓勵民眾節能減碳。攝影:李育琴

養水種電  解決屏東陳年環境問題

猶如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在卸任後拍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並到處演說宣導氣候變遷的危機,曹啟鴻在演說中,強調人類發展經濟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包括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以及土地和河川的污染。探究屏東的環境問題,包括養殖漁業長期抽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以及養豬產業造成的河川和空氣污染,這些都是陳年難以解決的問題。

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卻為屏東帶來產業轉型的機會。「提出養水種電、產業轉型的政策,是為了回應全球氣候變遷,將原本耗水耗電的地區轉變為節能減碳示範區,」曹啟鴻說明。

林邊地區超過40年地層下陷的問題,莫拉克後將魚塭改為濕地,作為洪水時的滯洪空間,而利用屏東陽光充足的利基,在滯洪池上架設太陽能光電進行發電,一舉兩得。這項政策需要企業投資,由於當時太陽光電的成本仍相當高,但有向陽及李長榮等企業願意參與,這項政策後來也促成了台灣南部地區太陽能產業的勃發。

根據屏東縣政府的統計資料,目前屏東縣太陽能發電包含民間業者及公有廳舍和學校的裝置容量,達到100MW,十足發揮南部的陽光優勢。

社區智慧微電網示範區  自己用電自己管

儘管太陽能發電成本日益下降,但比起傳統電力,綠電的價格仍高,曹啟鴻說,台電的電力來源,便宜的燃煤電廠會造成空氣污染,而替代的天然氣發電,成本更是高昂,僅在缺電時使用。

他認為太陽能發電在夏季最需要用電時發電,能取代緊急用電需求,況且,目前包括台積電等外銷歐洲的企業,在歐盟的要求下,生產流程需使用潔淨能源,因此綠電有相當的需求。如此看來,綠電價格並不貴,更重要的是,「這是對地球友善,對未來環境好的能源,應該是無價之寶。」

養水種電後,縣府進一步在林邊的光采濕地打造「智慧微電網」計劃,在七公頃的範圍內的建置社區微型電網示範區,區內有太陽能、風力、製氫等發電設備,以及159KW的大型儲能電池,透過智慧能源中心進行用電管理。

屏東縣政府在林邊光采濕地推動智慧微型電網示範區。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在林邊光采濕地推動智慧微型電網示範區。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社區利用再生能源,自己發電自己用,且自主管理,減少對市電的依賴,如此一來不僅節約用電,就算市電停電時,社區仍有儲存的電力可以使用。

曹啟鴻表示,未來應該要每個家庭就是一個微電網,自己的用電自己發,而且自己的用電自己省,每個人都是電力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因此他鼓勵民眾優先使用再生能源。

除了太陽能,屏東縣發展的再生能源還包括沼氣發電、氫燃料電池,以及100%生質柴油,透過使用乾淨能源,能夠帶動產業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如此將能引發他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碳時代」。

光電農業大棚不犧牲農地 要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太陽能業者除了在地層下陷區養水種電,農業大棚也是種電的選項。不過由於媒體報導光電業者搶佔農地種電,影響台灣整體農業發展,目前農委會已經停止業者在農業設施上架設太陽能發電。

對此,曹啟鴻認為,開放「惡地」上種電是正確的方向,儘管有不良投機的業者,但從屏東在地的案例來看,業者為地層下陷區填土後再架設發電設施,並且尋找適合在大棚下生產的作物,例如不需全日照的咖啡、可可等,在不犧牲農地的前提下,發展太陽光電,同時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是值得鼓勵的作法。而如今太陽能設備已經做到模組化,組裝拆除都很容易,基本上對於農地的破壞不大。

參訪向陽光電農業大棚,在太陽能板下種草莓。攝影:李育琴

參訪向陽光電農業大棚,在太陽能板下種草莓。攝影:李育琴

目前全台再生能源比例只占約1%,曹啟鴻表示,要改善地球環境,並且不繼續使用核能,必須有充分的條件,那就是多裝設太陽能發電,以及多使用再生能源,未來要用小電網而不要大電網,如此在20年內才有可能讓再生能源達到20%,取代污染能源和核能。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