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昆蟲新種 海南缺翅蟲中國現蹤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活化石」昆蟲新種 海南缺翅蟲中國現蹤

2015年10月30日
摘錄自2015年10月29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上海師範大學日前發現新品種昆蟲「海南缺翅蟲」,這是自1970年代後,大陸發現的第3種缺翅目昆蟲。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教師殷子為等人,日前在國際動物分類學著名期刊「Zootaxa」發表論文,提出海南缺翅蟲的發現,為探討缺翅蟲的演化歷史和分佈規律提供新依據。

殷子為表示,今年1月,他和實驗室其他七名成員到海南實地考察隱翅蟲,卻在海南雨林中無意看到從沒見過的缺翅蟲,經過處理將標本帶回上海,經過實驗室解剖,比對後確認為缺翅目新物種。

缺翅蟲是一類稀有的原始昆蟲,屬於孑遺類群,被稱為昆蟲綱中的活化石。缺翅蟲直到20世紀才被發現,迄今全球僅記載1屬39種,主要分佈在赤道兩側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大陸最早發現的缺翅蟲在1974年,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複生在西藏察隅地區科考中發現,定名為「中華缺翅蟲」;1976年,黃複生又在西藏墨脫發現「墨脫缺翅蟲」。這兩種缺翅蟲都被列為大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報導說,缺翅蟲在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的發現,為一些生物地理理論提供依據,諸如「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冰期古生物種的避難所」乃至大陸漂移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