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線城市上海 如何做到提前五年碳達峰?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一線城市上海 如何做到提前五年碳達峰?

2021年07月08日
文:石毅(中外對話高級研究員,曾任澎湃新聞環境記者)
中國多地開始為早於2030年實現碳達峰制訂時間表。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上海的碳達峰路徑具有指標性意義。

「十四五」期間,上海計劃將在地再生能源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提高到8%。圖片來源:Alamy

上海,崇明島偏東一隅,30萬塊光電板排在一塊挨著一塊的魚塘上,這是島上第一個漁光計畫,自去年底開始發電並網。一月,上海提出在「十四五」期間(2021-2025)努力實現碳達峰,崇明更進一步,提出要探索「碳中和」示範區。現在,更多的光電正在島上落地。

崇明稻田、濕地和河網密布,被視作上海的綠色能源基地。到2020年底,島上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近50萬瓩,除了提供本島,還能有餘電供應上海市區和江蘇。但放眼上海,這個2400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留給新能源發展的土地極為有限,能源低碳化受到天然制約。

對於這樣一個中國最發達的一線城市來說,要實現碳達峰乃至碳中和目標,除了解決能源結構轉型、工業減排等全國普遍問題外,還要率先應對發達國家「消費型」城市所面臨的交通、建築減排難題,擔當中國低碳轉型的「領頭羊」和「探路先鋒」角色。

碳達峰:你追我趕

中國於2020年9月提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前達峰,中國各地都將在今年底公佈達峰行動計劃。媒體根據各地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公佈的「十四五」規劃粗略統計,已經有包括上海、北京、天津、蘇州在內的近百城市和地區提出了提前達峰的目標。

自2010年來,中國先後推出了87個低碳省市試點,通過推動工業節能、控制建築、交通、農業等各行業排放增長探索低碳發展。儘管沒有官方聲明,但能源基金會的研究認為,中國已經有23個省(或直轄市、區)實現或接近碳達峰目標,如上海、北京、天津等東部地區,它們的排放佔全國排放量80%左右,另有7省排放仍在增長,包括東部的福建、江西以及西部的貴州、新疆等地。

該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近期一場研討會上分析指出,達峰地區分兩種情況,一類因為人口流出、經濟增長乏力而實現達峰,但更多的地方達峰則依賴於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轉變領先、自然資源禀賦配置好;在接近達峰的地區,經濟大多依賴傳統增長動力,或者有重大高耗能產業佈局,他們需要進一步調整能源和產業結構來實現達峰;而那些資源禀賦不相配、經濟不發達的省市,其排放還在增長。

在能源基金會的分析中,上海能源活動碳排放已經實現達峰。這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計畫近期的分析相吻合。但也有學者通過模型分析指出,按照上海目前推行的政策嚴格執行,可以使碳排放在2018年到2024年維持在停滯期,之後才會開始下降。如果加強能源結構、能源強度等指標,則可將達峰時間提前到2022年。

調整能源結構

「十四五」期間,上海計劃將在地再生能源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提高到8%,2019年,該比例僅為1.6%。一位參與上海達峰行動計劃研究的專家表示,上海土地資源吃緊,以太陽能來說,將所有可利用土地,甚至大大小小的屋頂都算上,應對上海能源需求仍是杯水車薪。

2020年,上海的煤炭消費仍佔能源消費總量的31%,要實現碳達峰,就意味著必須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上海近年出爐的多份文件都強調要擺脫這種「戀煤情節」,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與此同時,上海提出推進一批煤電等容量異地替代,並提高天然氣消費佔比。

近年來,上海外購電的比例維持在50%上下。通過「西電東送」等方式,西部地區的水電等非化石能源向上海輸送,幫助少了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上述專家說,可以預料的是,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上海將會更多依賴於外送綠電。在中國各地達峰行動計劃的制定中,外來電力的碳排放要求計入受電省份,推動上海這樣的東部負荷中心更全面地考慮自身能源結構,而不是簡單轉移污染。

讓上海變「輕」

「從排放曲線看,上海碳足跡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進程已經啟動,」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長諸大建對中外對話說。上海的GDP總量長期盤踞中國城市首位,人均GDP在2018年時突破2萬美元,第三產業GDP在過去5年穩定在70%左右,與發達國家碳達峰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景相當。

當前,上海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億多噸,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研究,其中來自工業、交通和建築三大領域的碳排放分別佔45%、30%和25%左右,這與主要發達國家的大都市不同。諸大建說,國外城市多以居住為主,碳排放主要來自建築與交通,是消費領域的排放,而上海仍屬於「生產型」城市,這是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的特點。

上海曾被視為中國的重工業中心,但從90年代開始,它就一直嘗試讓自己變得更輕、更現代。黃浦江貫穿城市南北,其兩岸留下的工廠和一系列遺跡就是證明,但是現在那些地方大多內裡裝飾一新,變成了時髦的藝術館、商店。上海的「十四五」規劃還專門列出詞條,要繼續將「工業銹帶」變成全新的城市地標。

儘管如此,工業領域的減排仍然是上海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釘子戶」。復旦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戴星翼說,上海並不想讓工業「空心化」,它需要留下高端製造業。北京十幾年前遷出了首鋼,但上海卻選擇留下寶鋼(現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這是中國最大的鋼鐵集團,淘汰的只是低端生產線。

多位學者對中外對話表示,因為轉型起步早,上海工業碳排放在「十二五」末期(2011-2015)就實現了達峰,與多數城市相比,上海工業的碳強度已經相對較低。但這意味著深度脫碳的挑戰也就更大,必然要依靠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和技術進步來實現。

交通與建築:新的挑戰

上海的碳達峰壓力並不低。發達國家的城市在工業排放達峰後,都不同程度面臨著交通與建築排放增長的挑戰,紐約建築領域的排放就占到排放總量的70%。諸大建說,可以預計,隨著上海人均收入的增長,交通和建築排放的佔比也將持續增加。

上海正在近郊建設五個新的城市副中心。市政府在4月推出規定,要求新城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還要推廣超低耗能建築。戴星翼說,新城是不是「綠色」,還要看政府是否能活化這些地方,新城如果空置就會造成浪費。

研究表明,提高既有建築的能效能帶來更大的減排機會,尤其是商業建築,它們的耗能通常數倍於政府與民用建築。

上海在2009年開始對一些大型公共建築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築耗能進行監測,今年有超過2000棟建築接入這個監測平台。在監測中心的屏幕和網上,業主和政府都能夠看到建築空調、照明等主要用能係統的實時耗能。在四月的一場交流會上,上海市政府一位參與節能減排的負責人說,「(數據)比單純的講大道理要有用得多」,上海長寧區的監測中心將同類建築的能效進行排名並公示,鼓勵業主互相學習。事實表明,即使不進行節能硬體改造,這樣的方法也能促進耗能逐年下降。

上海的公共運輸在中國享有美譽。其運行和規劃中的地鐵長達1000餘公里,還計劃連接周邊的江蘇和浙江兩省。上海市政府也多次強調,優先發展公共運輸是上海解決交通問題的唯一出路。上海還在2016年提出「15分鐘生活圈」規劃,計劃在2035年前,讓99%的社區在15分鐘步行範圍內實現絕大部分購物、休閒、軌交換乘等公共服務所需。


根據上海版「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公交車、公務車、中心城區載貨汽車等車輛將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圖片來源:Alamy

城市規劃佈局有一定的固碳效應。諸大建解釋說,過去北京規劃的思路是集中城市功能區,而將居住區挪到城市邊緣,這造成了通勤時間拉長,道路擁擠不堪。上海浦東的商務區陸家嘴開發初期也曾經沿襲這樣的佈局,低碳城市需要功能混合型的空間佈局,這比單純的低碳技術帶來的減排效應重要得多。

但是,上海保有機動車超過400萬輛,列全國第五位,儘管從1994年開始就實施車輛限購,但這個城市還是為交通擁堵以及由此帶來的空氣污染所困。當去年中國經濟受疫情所創時,上海政府又放寬了汽車牌照限制,增加了四萬個指標,政府還投入大量財政,對燃油車以舊換新進行補貼。

上海版「十四五」規劃新能源汽車發展五年規劃為汽車電動化提供了指引,但是它沒有提及全面淘汰燃油車的時間表。規劃說,五年後全市個人新購車輛中將有超過50%為純電動車,公交車、公務車、中心城區載貨汽車等車輛也將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洪在他的一次演講中強調,增加電動化比例的提升主要是減緩排放增長速度,存量汽車電動化推進速度才是碳達峰的關鍵。他的研究顯示,上海交通領域排放有約74%來自於道路,其餘來自內河水運和鐵路,而道路交通中超過60%來自於小汽車排放。他認為,上海的汽車額度限制政策應該有進一步突破,如今只控制增量,卻不控制總量。「(汽車)總量應該有個峰值,連汽車的增長都沒有達峰。何談交通領域的碳達峰?」

留給上海的時間緊迫。多位專家對中外對話表示,學界提出中國要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它的一個內涵是中國要以更低的排放水準實現更高的經濟發展,上海的人均碳排放超過10噸,高於發達國家主要城市的排放水準。諸大建說,它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在中國有指標性意義。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上海:中國一線城市碳達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