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本報2015年11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最新研究指出,上一次冰河期至今,大型陸地和海洋哺乳動物滅絕,或數量急劇減少,連帶的讓大型哺乳動物的糞便、尿液和腐屍等養分來源減少,影響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人類主宰地球前,地球是屬於大型動物的王國。」佛蒙特大學保育生態學家Joe Roman說。不過一項發表於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這個在陸地和海洋散佈養分至其他生態系統的能力目前已經減少6%。
根據路透社環境新聞報導,這些大型動物長距離遷徙,回收氮、磷等養分,運送至遠方的生態系統,增加當地生產力。「在過去,四處漫遊的動物讓養分均勻散佈,增加全球的生產力。」牛津大學生態學家Christopher Doughty說。
科學家表示,鯨魚、猛獁象、乳齒象、地懶、犀牛、大犰狳等大型哺乳動物,以及海鳥和鮭魚等洄游魚類,分別負責在海洋、河流和內陸散播養分,扮演保持地球生產力的重要角色。
約1萬年前,近150種大型哺乳動物因人類狩獵和氣候變遷而滅絕。Doughty指出,冰河期有48種大型陸上草食哺乳動物,包括16種象和其近緣物種,九種犀牛物種和八種巨型樹懶,目前只剩下九種,且通通都不在美洲。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過去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透過覓食,每年將7億5000萬磅(34萬噸)的磷從100碼(公尺)的深海帶到海水表面。但近幾世紀,商業捕鯨讓全球鯨魚數量減少90%,養分散播的能力也減少了23%。
「座頭鯨、藍鯨和抹香鯨等大型鯨魚常常潛入深海覓食,再回到海面呼吸、消化和排泄。排泄時釋放出氮和磷等重要養分,促進藻類、無脊椎動物甚至魚類的生長。」Roma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