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屆海洋公益論壇 激盪保育火花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首屆海洋公益論壇 激盪保育火花

2015年12月08日
本報2015年12月8日中國,海南訊,林育朱報導

中國首屆海洋公益論壇於3日~4日在海南島海口市舉行,共有100多名來自中國研究單位、政府機關和非營利組織的成員參與,最後在與會者一同簽署海洋公益組織協作倡議書後順利落幕。

中國首屆海洋公益論壇,簽署了海洋公益組織協作倡議書。攝影:林育朱。

嚴重程度不亞於霧霾 海洋問題應受關注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簡稱上海仁渡)以網路搜尋的方式調查,發現中國關切海洋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僅有92家,而合一綠學院更一進步透過問卷發放,研究這類組織的特性,發現多半成立時間短、規模小、專業度有待提升,且資金來源單一和不足,然而中國海洋環境卻又面對龐大威脅,急需更多海洋類非營利組織成立或投入,並且強化自身的核心目標,以及成立聯盟進行資源分享以避免資源重複投入。

因而上海仁渡聯合海南智漁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舉辦此次海洋公益論壇,讓中國海洋非營利組織可互相交流借鏡,激盪出更多海洋保育工作的火花。

論壇開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紀蘭以幾十年研究海洋的經驗,為與會群眾統整中國海洋和海岸所面臨的威脅。蘇紀蘭原為海洋物理學者,在因緣際會下開始關注海洋生態的變遷。

沿海生態崩壞 海草床重要棲地缺乏研究

他提及,中國沿海地區為整個國家帶來62%的GDP,然而這也致使中國濱海生態大規模滅絕。濱海生態——鹽沼、海草床和紅樹林等——具有很高的碳匯能力,且生產力強、能有效淨化海水,而近年來因為中國大規模填海造陸、水產養殖、水質優養化、過度捕撈等因素,致使這些生態服務功能極佳的棲地消失或被破壞。

東沙海草床(孫筱雲提供)

東沙海草。圖片提供:孫筱雲

而另一個困境就是,媒體相對較為關注紅樹林和珊瑚礁生態,然而中國主要濱海生態類型卻是岩礁、潮灘、潮沼(Coastal Swamp)和海草床,尤其海草床是溫帶水域中很重要且生物多樣性高的生態系,然而中國社會對於海草床普遍認知不足,例如,渤海是著名的漁業搖籃,然而社會卻沒有認識到渤海海底下廣大的海草床棲地,在國內連相關的學術研究都相當缺乏。他期待中國的非營利組織能夠協助推動社會意識,像關切霧霾那樣關注中國近海生態問題。

溫帶海域的「珊瑚礁」 牡蠣礁大片消失

中國首屆海洋公益論壇,簽署了海洋公益組織協作倡議書。攝影:林育朱。

除了海草床以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全為民認為牡蠣礁的生態價值也值得珍視。

牡蠣礁的生物多樣性高就好比溫帶海域的「珊瑚礁」,提供魚類棲息和避敵空間,涵養周遭海域的漁業資源,牡蠣的濾水效率高,因此有極佳的改善水質能力。全為民認為以往中國沿海應該都有大片牡蠣礁,但在環境污染、棲地破壞下大面積消失。也因此政府開始規劃在長江口和江蘇海門島蠣岈山兩個海域透過人工移植或幼苗放流方式進行復育。復育區和對照區相較,不論是生物密度、生物量、物種豐度都有顯著成長。

全為民認為以廢棄牡蠣殼為基質復育牡蠣礁,使其成本相較復育其他生態系來得低,且可提供的生態服務多元,又可使漁業資源增殖,如今中國面臨水質優養化、赤潮頻仍、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復育牡蠣礁不失為一個良方,只是亟需克服泥沙淤積對於牡蠣礁的威脅。

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蓋廣生則表示,如今中央政府開始有環境保護的觀念和政策,如何具體落實到地方政府是難題,而教育是首要需進行的工作。近幾年政府有計畫協助學校設置「海洋書架」或「海洋圖書館」,並在全國18個省分,60間中小學開花結果,他也期許中國非營利組織可以協助政府,實事求是、基於科學根據地,廣為宣傳中國海洋保育的問題,進而提高民眾的海洋生態意識。

 lsgcp(CC BY 2.0)  Florida Sea Grant(CC BY-NC-ND 2.0)
美國海岸的牡蠣礁。圖片來源: lsgcp(CC BY 2.0) 美國海岸的牡蠣礁。圖片來源:Florida Sea Grant(CC BY-NC-ND 2.0)

「小海變死海」 中國非營利組織面對挑戰

中國沿海岸生態急速崩壞,對中國海洋非營利組織的保育工作帶來極大挑戰。海南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的辜迅翔向與會人士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推廣生態養殖嘗試恢復海南小海的生機。之所以稱為小海,是因為面積高達49平方公里,是中國亞熱帶地區第一大天然潟湖,曾是海南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濱海地區,萬寧市有60%的城鎮依小海而居。

小海因為太陽河的注入帶來豐富營養鹽,是沿近村落重要的漁場,粗估以前可能有高達1000多艘小船在此捕撈。然而周圍的海岸逐漸開發成為對蝦養殖場,砍伐了許多紅樹林,致使洪泛頻率增加,政府因此有計畫將太陽河改道,致使小海的水體交換效率大幅下降,加上水產養殖排出的污泥、廢水,加劇水質的惡化,「小海變死海」,辜迅翔如此表示,這種惡劣環境連帶牽連到漁業資源,如今維持傳統漁撈的船隻剩不到20艘。辜迅翔和幾個返鄉青年為了恢復小海往昔生機,以及復育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樂蟹,選擇用推行生態養殖的方式,嘗試尋求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平衡點。

對蝦養殖是高污染且低效益的養殖模式,辜迅翔和幾個夥伴發展生態養殖手冊,和漁民合作進行和樂蟹生態養殖,透過多生態區位、低密度混養,不僅復育了紅樹林,淨化了水質,增加了池塘的生態價值,收入也相較傳統對蝦養殖提高20-30%。此外,他們也帶民眾到養殖現場,讓消費者和養殖戶產生互動,並實際瞭解養殖業的對環境的危害,連帶促進周邊消費和旅遊。他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小海恢復成往昔的模樣,如今也和政府協商,希望可以適度打開太陽河通往小海的閘口,讓河水注入改善小海的水質狀況。

中國非營利組織不僅面臨資源短缺,也面臨人才不足。針對海洋非營利組織人力短缺,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孟佳燁以成立學校志願性社團的方式,預先培力學生成為未來的非營利組織正職工作者為解決方案之一。目前藍絲帶在全國有27個學生社團,每年進行400-500場海洋保育活動,動員5000人次的志工,內容涵蓋淨灘和科普教育等。經由學生社團的方式,不僅使非營利組織可以用更少人力、較低的成本,完成更多的事情,而學生如果在校期間都積極參與社團事務,等同預先的人事訓練,減少組織花費在聘用新近人員上的成本和時間。

台灣代表分享海廢監測成果

根據學者的估算,中國每年有500萬噸垃圾進入海裡,因此他們也開始關切海洋廢棄物議題。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開始於每年8月底到10月初定期監測,在江蘇、浙江和福建3個省分設置16個監測站,記錄海灘、海面漂浮和海下垃圾。而上海仁渡也串連全國11個團體,在12個地點進行每2個月一次的科研淨灘,並預計在明年(2016)年產出研究報告。而台灣也有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代表前往分享台灣環保團體面臨海洋廢棄物的策略,包含定期公布數據、相關環境教育教材教案發展等。

由於中國非營利組織至今仍受到政府的諸多箝制,例如:以往《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非營利組織成立需先有政府機關背書才能登記,如今雖逐漸放寬,卻僅開放四個類別關乎社會福利、人體健康、衛生的非營利組織可豁免,但是關懷環境或野生物的組織仍難以登記成合法組織。

非營利組織受到的許多限制,使他們的角色多是配合政府政策進行宣導和教育大眾,或是將建言提供政府,由政府由上而下治理;相較於台灣環保團體監督和抗衡政府的路線,非營利組織持續的倡導公民社會、公民力量,由下而上嘗試改變政府的路線迥然不同。

然而如今在經濟發展的大旗之下,不論是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工業發展等,莫不是加速中國沿岸或沿海生態的滅絕,中國的動靜之間,也對周邊國家都帶來莫大影響,例如台灣金門馬祖海岸遍布中國海漂垃圾、中國拖網漁船越界台灣海域捕撈造成生態浩劫等。中國海洋非營利組織如何在有時間壓力下,以柔性訴求路線保全中國海岸或海洋生機,值得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