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生態之旅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澳洲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生態之旅

2016年01月24日
作者:賴鵬智

熔岩洞外的產業乾坤──澳洲 Undara Experience 度假村的合縱連橫。圖片來源: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遼闊的稀樹草原與火成岩地景  

澳洲昆士蘭州東北部的安達拉(Undara)位於凱恩斯市(Cairns)西南,距離約300公里,地處占澳洲陸地面積將近1/4的熱帶稀樹草原(Tropical Savannah)帶,號稱「最容易到達的澳洲內陸」,海拔700公尺,氣候終年乾燥炎熱,旱季與濕季明顯,只有稀疏的喬木或灌木可以適應,地面則多為草本植物。旱季極為乾燥,常常引發草原火災。但野火也是自然生態自我調節的方式之一,有一些植物要靠野火來「剷除異己」,甚至有的植物要靠火來觸發開花繁衍機制。而有的國家公園管理單位甚至還故意放火,維持棲地現狀,讓野生動物各有棲息環境並保有可獵捕的物種。 

地圖:安達拉位置。

19世紀中葉後開始有白人移民到安達拉設立牧場發展畜牧業,但安達拉另有老天賞賜的天然觀光資源,就是火成岩地景。

壯觀的熔岩洞 。攝影:賴鵬智

數百萬年前,安達拉一帶是大型盾狀火山,在19萬年前發生大規模噴發,攝氏約1,200度的岩漿四處流竄,向北超過90公里,向西北流逾160公里。岩漿流經峽谷,更為聚集,在推擠前進過程中,外面岩漿冷卻形成厚壁,裡面熱岩漿繼續流動移走,久而久之形成熔岩洞穴。但洞穴在長時期風化或水的侵蝕或重力影響下,部分洞頂崩塌,雨水進來、植物進來,動物也來了,漸漸自成一個小生態系,是生物在稀樹草原中的一個良好庇護所。而保存完好的熔岩洞,則是蝙蝠棲居的好地方。因為地景特殊、生態豐富,所以部分地區被政府劃為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Undara Volcanic National Park),保護著世界上數一數二最長熔岩流系統形塑的地景與自然景觀,目前在園區發現超過50個大大小小的熔岩洞,是這裡發展生態旅遊的核心資源。

為後代守護自然資產 Undara Experience度假村

Undara Experience是緊鄰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的私人度假村,由原在此地經營畜牧業的柯林家族(The Collins family)營運。柯林家族於1862年來到安達拉,是最早也是最大規模經營畜牧業的白人移民。到了1987年,柯林家第四代認為家族土地上的熔岩洞地景是世界珍寶,除了有旅遊商機外,也不能放任遊客任意接近、破壞,必須將這自然資產妥善保留給後代子孫,而且要以友善環境的方式帶領遊客認識這樣的特殊地景,於是興起了從事旅遊服務業的念頭。1989年底,柯林家買來報廢的火車客車廂,改裝為獨一無二的旅遊住宿設施,Undara Experience度假村因而一炮而紅。 

由報廢火車廂改裝成客房。攝影:賴鵬智

柯林家認為只有國家公園的規格可以嚴格管理旅客行為,並在Undara Experience解說員的帶領下親近熔岩洞是兼顧遊客安全並維護特殊景觀的好方法,於是在1991年建議政府將這一帶劃為國家公園,他們願意把大片土地及所有資產讓售給政府,然後再向政府回租度假村設施繼續經營。但政府可能是怕「圖利業者」,拒絕了這項提議,並同意他們自己投資發展旅遊業,帶遊客進入熔岩洞。可是等到柯林家做出口碑,Undara Experience名號打響了,遊客也增加了,熔岩洞與周邊生態資源面臨的遊憩壓力愈來愈大,政府為了保護這些可觀的天然資源,不得不將柯林家族的大片土地買下來成立國家公園。

不過只收購扣除度假村後的其他土地,並將該度假村劃出國家公園,形成現在度假村三面緊貼國家公園的情形。這對柯林家倒是好事,Undara Experience扼守國家公園門戶,國家公園等於是他家的後花園,憑著國家公園的吸引力,他們的生意只有更好不會更差。而在澳洲,有一些地方也有類似狀況,都是先有私人旅遊產業發展,然後才劃國家公園但排除私人土地,而形成國家公園緊挨或包圍民營旅宿設施的情形,民營業者也樂得國家公園為其「加持」。  

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

安達拉火山國家公園除了雨季時、部分天候造成交通不便或洞穴積水而暫時關閉外,採全年24小時免費開放,但部分特定路段與熔岩洞則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蝙蝠哺育季節會封鎖,不給遊客進入。  

團體或商業性(業者帶領)遊客必須申請核准才能進入園區活動。遊客一律不得攜帶寵物入園。而遊客想參觀熔岩洞必須有特許的業者帶領才能前往,在國家公園成立後的前十年,只特許Undara Experience一家業者,十年後則開放其他業者申請,目前包含Undara Experience有2家業者獲得特許。業者需繳交每遊客3澳幣特許費給政府,遊客數則由業者誠實申報。國家公園官網上會列出特許帶遊客進入管制區的業者名單及其受認證的標章種類。  

該度假村努力實踐保護環境與生態的理念,所以採取各種友善環境的方式經營管理園區。例如立有明顯標牌請遊客不要餵食野鳥,他們本來使用地下水,但在遊客量增多造成地下水耗損快的情形下,決定裝設10個大型雨水回收槽,可以收集30萬公升的雨水,經過過濾後,甚至拿來飲用,因而減少使用25%的地下水。他們對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作法,獲得澳洲生態旅遊協會(Ecotourism Australia)頒發的「進階生態旅遊」(Advanced Ecotourism)標章。 

黃昏生態之旅(Sunset Tour

獲得國家公園特許可以帶遊客進入管制區的Undara Experience專業解說員在黃昏開著中巴,載遊客沿路介紹看到的動物(鳥、袋鼠),並解釋這邊因季節氣候(如雨季)不同、雨水多寡所造成的地景也不同。國家公園內的道路都是黃土路,沒有鋪柏油。  

此行最主要是近距離觀賞數以萬計的蝙蝠飛出熔岩洞的特殊體驗,接駁車到達蝙蝠洞口附近,解說員先擺出點心,請大家品嚐氣泡酒、起士餅乾與水果,讓遊客填一下肚子,並欣賞周遭黃昏景致。杯盤等都沒有用到免洗餐具,很環保。

嘗氣泡酒、起士薄餅與水果看夕陽等賞蝙蝠。攝影:賴鵬智

從天暗前的餘光可以看到猛禽褐鷹(Brown Goshawk)就在洞口附近樹林,獵捕飛出洞口的先頭部隊蝙蝠。

解說員說明這種吃蟲的蝙蝠,暗夜飛行及捕食靠的是回聲定位系統,所以當他帶著遊客緩慢走向洞口近處觀看蝙蝠出洞的壯觀景象時,陸續有千百隻的蝙蝠從頭上或身邊竄過,就是不會撞到。這個洞最多的時候會有30萬隻蝙蝠棲息其中。 

在育幼期間,這個洞穴居住的都是雌蝠帶著幼蝠,白天睡覺時就群聚在一起互相取暖。晚上大部分母蝠出去覓食,但因為會有蛇、鳥、蛙等天敵侵襲,所以留下一小部分母蝠保護幼蝠群。早上外出的母蝠回來,就先哺乳幼蝠,一隻母蝠可以哺育三隻幼蝠。白天大部分時間就是睡覺,晚上再飛出洞穴覓食。三個月後,幼蝠就能獨立生活。

因為蝙蝠飛出時見到光就會退回洞內,所以解說員要遊客先將相機設定全自動(包括閃光燈),並將螢幕光遮在胸前。在洞口解說時,他每隔一段長時間後,共分三次,喊口令讓遊客一起以閃光燈拍照,才不致於因為遊客此起彼落的閃光而影響蝙蝠出洞。 

太陽下山後,黑暗中站在洞口感覺蝙蝠一隻隻、一群群從頭上或身邊掠過,這是奇妙的體驗。當然,除了聽命令閃光拍照外,遊客禁語,保持靜肅,也不能有大動作,就是為了不要干擾蝙蝠甚或造成傷害。解說員會在一旁低聲解說蝙蝠生態,其內容深入淺出,確實可以讓遊客瞭解這裡的蝙蝠特性,以及知道蝙蝠在生態系的價值。(點此觀賞「澳洲Undara火山國家公園蝙蝠群飛出洞(影片與相片)」)

以維護自然為榮 導覽業者聯盟:薩凡納導覽協會(Savannah Guides)

薩凡納導覽協會是一個橫跨東西澳北方稀樹草原帶,提供深度專業解說服務及環境保護的民間組織,成立於1988年,由區域內各地的旅遊服務相關業主及其員工訓練成專業解說員所組成。

從高處眺望稀樹草原與火燒跡地景觀。攝影:賴鵬智

這個組織沒有政府經費挹注,全由業者集資自費式的經營這個團體,目前有15家業者60位解說員,理事會由六位理事組成,目的在推動澳洲北部荒漠地區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促進當地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藉著有紀律的導覽解說,不讓遊客亂來,能積極保護當地自然環境,甚至包含了世界遺產地區的管理維護。這個組織很特別的是,包括同一地區同一型態的旅遊業者,在生意上雖有競爭關係,但在這個組織內卻是共同學習,共同推動組織宗旨。整個組織最成功的部份在於會員們自發性的學習與會員間的自我管理、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制度。 

該組織很重視解說員的養成與精進,從1996年開始,每年二次訓練,每次訓練在不同地點,由在地負責的業主單位擬定研習課程,多以主辦地導覽解說需求為主,其他地區來的學員一起學習。解說員要維持身分,必須三年內至少上過二次訓練。澳北稀樹草原東西直線距離至少2500公里,業者願意從甲地到乙地上課,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慾、企圖心與榮譽感,是不可能這樣持續進行至今20年的。

他們邀請各領域的學者專家,針對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地質特色、動植物生態及導覽解說技巧等進行教學、研究與交流。透過了解自然資源之珍貴性、稀有性,進而更加主動保護當地這些環境資產。產生的知識透過轉化變成導覽解說豐富的故事與題材,期讓遊客更深入認識在地美好,並形成口碑遠傳。 

除了自然與人文知識外,他們也學習服務業經營管理知能、接待禮儀、溝通技巧、行銷方法及永續發展知識等,力求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拉高競爭門檻,並保持永續經營的企圖心。 

組織中業者相互支持,當遊客從甲地業者離開要往下一行程去時,甲地業者會推薦組織中的乙地業者,並先概略介紹乙地生態旅遊資源,讓生意照顧到組織成員。如果業者中有服務品質不好、解說功力不佳者,其他業者會提供建議或設法邀請專家訓練強化、提升較弱業者的服務或解說水準,因為他們希望組織內的業者與解說員都有良好評價,這樣整個組織成員同霑光彩,也同握商機。他們深切認為,各地區業者之間,要彼此監督服務品質與高評價的顧客滿意度,才能持續透過這個共同品牌,傳遞整體的旅遊服務產業價值。他們把這個組織當成生命共同體在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