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人生》二部曲,旗津岸邊撿風景——專訪李怡志、林佩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港都人生》二部曲,旗津岸邊撿風景——專訪李怡志、林佩穎

2016年02月23日
本報2016年2月2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李怡志、林佩穎的搭檔組合,繼2014年合作第一本圖文書《港都人生:鹽埕市井》,前後沉澱三年、耗時一年多密集走訪,2016年再度推出《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過鼓山搭渡輪,踏上狹長離島,穿出嘈鬧的觀光大街、海鮮店、攤販。天際線海平面好久不見,這裡是旗津。

背山面海,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到3萬人,卻是高雄市都市發展「海線」的起源,也是屏障高雄港的沙汕地堤,乃高雄市海洋港口之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往逝歲月回首,先人開墾傳統漁業、養殖業,1975年破港過渡至現代工業發展,岸邊風貌丕變,港邊人家的生存方式亦因此改變,留下來的人繼續依海共生,船廠相關行業因應而起。隨市中心東移,人口外移老化,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戲劇性地被擺回地圖中心,現以打造高雄聖淘沙,去脈絡化的觀光想像為主要發展,它總不太被外人理解。

一書分〈漁村〉、〈大港〉兩大篇,共15則故事,老店、職人、耆老、移民,人物栩栩如真,探索人事物業及空間、歷史交叉輝映的全景視野。而人文活動與文化資產交匯生活點滴的地景眺望,才是旗津深邃的歷史,泛起一波波時代漣漪的精彩。

旗津,高雄西側的沙洲半島,北端與柴山遙望,南端原與紅毛港相連,直到破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旗津,高雄西側的沙洲半島,北端與柴山遙望,南端原與紅毛港相連,直到破港。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田野調查寫作  穿梭旗津島民人生

均出身美術科班、且加上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同班同學的機緣,個性沉穩急快冷熱互補,自2009年起開始鹽埕走動進行文史調查,兩人默契長期磨合,如今滲顯出不同的況味。

因說話清脆響亮而綽號「耳機」的林佩穎,創作定位愈發聚焦,對她來說《旗》涵納兩個重點:一是從《鹽》那本,就很明確以「圖文書」作為記錄、理解地方的方式,同時以非文史為目的,這次挑戰比較多在於歷史、地理背景的嚴謹參照;二是依舊保持「田野式」的工作方法。

撰文第一篇〈漁村〉的李怡志坦言,關注點不太一樣,耳機的觀點細膩,自己則習慣去觀察空間如何影響、並對應到人物的處境化。三年多任職高雄市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所延展的社造蹲點經驗,常得穿針引線幫忙安排人物接受外界訪問,早熟稔書中角色,相似的說辭被訪久道疊,便想梳理出不同的詮釋。他說明,開港後沙洲與小港間被水道分割截斷,田野過程可以很快清楚感受到,旗津形成一個「封閉的島,組成單純。一問知其居住地區、姓氏,即可猜到宗教信仰、從事產業,再回過頭來對照住民在該產業發展脈絡中扮演的角色。」環環串連,一個歷經時代淘洗汰換的環境變遷/產業史,躍然浮沉。

節奏上,兩人一起跑田野現場,累積多回採訪,邊考證書籍、文獻,最後才分工寫作、繪圖。雖各自負責說完一個故事,然「小人物的人生和人生扣在一起,補充大歷史說不到的細節。文史資料慎重處理,但不要比對硬套年代,而是在對方的記憶裡,建構合理化的歷史,介於報導文學及類創作,接近說書人的定調。」林佩穎補充,此次更重視編輯方面結構的完整性,15個人物出現位置的順序,亦為建立《旗》整體敘事內容很重要的一部分。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雙人搭檔,(左)林佩穎、(右)李怡志。攝影:林倩如。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一書作者,(左)林佩穎、(右)李怡志攝影:林倩如。

耳機的文字流暢,充滿親切的生活質感,李怡志則巧妙佈設理性的精簡,除了人物口述,特別融合產製的物質描敘,他比喻「顆粒般」地去寫,若遇有捕魚或製作工法不懂之處,就找看youtube進到情境裡去體會,再完成書寫。

產業過渡  從腥味到油味

旗津300多年以來的歷史,早期由漁業發展「討海」起家,經歷荷蘭時期季節性漁寮(捕烏魚為主);清代漁業、兩岸商貿;日治時期漁業、養殖業、造船業;國民政府遷台後,扶植近海和遠洋漁業,造船、修船業興盛,直到1967年高雄港於東南邊擴建第二港口、1975年通航後,乃成為孤立的沙汕之島,僅靠渡輪及過港隧道聯繫對外交通。

承此,撰寫第二篇〈大港〉多數文稿的耳機先是笑稱,不知道是否被《鹽田兒女》影響,總以為漁家很苦吶,一訪發現他們超有錢的!二戰後漁產尚豐饒,從而致富再集資往五甲、草衙一帶買地,當時中洲曾流傳著漁戶收入比田裡地瓜葉還多的說法,旗津甚還有電影院、紅包場、天九牌賭場,喧囂一時。

後期「靠港」後,她不免喟嘆,短短近50年內,環境起了鉅變。以養殖漁業為例,蚵仔養不活、再也養不大,只得另謀生路。就像〈從漁家到船家〉的蔡阿朑,蔡家養殖為業,曾經足以餵飽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六O年代台灣自農業轉型工業社會,前鎮中島加工區出現後,工廠污水遭填土工程擋住、堵塞出海口,污染蔓延導致死亡海岸;曾經倚賴維生的蚵田魚塭改建為造船廠,迄今又因近海漁業沒落、漁獲枯竭,上百艘漁船榮景不再,棄置任其荒廢鏽蝕。

而庶民個人史,往往鑲嵌於一部更浩大複雜的遷徙史引人反思,埋藏許多可供挖掘文史跨時主題的幽微線索。比如蔡家,最初因日軍左營建港從原籍下蚵仔寮搬遷至旗津定居大汕頭,爾後因日本海軍徵收土地遷移到沙仔地,又被中華民國海軍徵收土地輾轉至中華里。三度移動,彷彿旗津一再被決定的命運,自然資源或建設進程,代價總是回不去的生態破壞,「卻讓小人物去面對。」不平之餘,林佩穎看見他們表現出相對的堅毅與平淡,守護土地默默付出。

蔡家從捕魚、養蚵到造船,如今,蔡阿世已正式結束造船業的事業。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蔡家從捕魚、養蚵到造船,如今,蔡阿已正式結束造船業的事業。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中午的造船街,大大小小的船廠,撐起台灣重要的造船基地。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中午的造船街,大大小小的船廠,撐起台灣重要的造船基地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李怡志亦呼應,生命的歷程,尤其見證了地方/產業的變化,那段集體記憶猶未遠,五O~六O年代美援冷戰時期政府鼓勵興建造船,七O~八O年代遠洋漁業更帶動造船業,技術亦從木頭轉型FRP玻璃纖維……,時至今日,中國經濟崛起,港口競爭消長,造船人才外移。提及一段和員工閒聊搭話的插曲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說,彼時起步條件差不多,有能力的人改變命運,今天已成就民間最大的造船廠(指中信造船集團),像我們,是被環境改變。

一書潮起潮落世事更迭,時勢造英雄非關勝敗艷羨,小人物同樣迎擊時代大浪勇渡波折,以其樸素的姿態,邁向世代新格局,用生命厚度刻劃著歷史的弧度。而一句被環境改變,何嘗不是台灣當下面臨邊緣化危機困境的投射,只不過,港邊海海人生,看得早看得多,款款海風推送吹來屈伸豁達的氣息。

(左)藉破港商機成功翻身的郭水發、(右)製作漁用網具的莊碧飛。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藉破港商機成功翻身的郭水發、(右)製作漁用網具的莊碧飛。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新移民吳秋娥、(右)外省第二代楊台生。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新移民吳秋娥、(右)外省第二代楊台生。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海岸嚴重退縮  憂心環境破壞

2012年「蝦米碗糕,旗津跨年環境藝術行動展」,參展藝術家之一李怡志的作品即於戰和館揭示十種污染源,包括台塑電石渣、廢油、廢氣、汞污泥、噪音、玻璃纖維、中洲污水處理廠的海洋放流等,《旗》也不乏提到自來水有怪味、得到高雄載水等等篇幅。

看朵夕陽、遠方船舶剪影,人們揣著浪漫懷想,踏浪腳下是連年流失的沙灘,耳機形容,「海岸灰灰的,船也灰灰的,不光只想像漁村文化的符號,不自然的人工海線,地理的秘密應當被呈現出來,環境議題需要多去關心。」

因高雄港擴建、南星計畫及洲際貨櫃碼頭開發,影響沙源補充,沿岸海浪侵蝕加劇,海岸線不斷退縮,不時發生堤基淘空和堤後漏沙情形,且部分海岸已有立即性危險,離岸最近時剩不到30公尺,海水浴場還因此一度封閉,高市府自2011年啟動海岸線保護工程,近年才稍有緩和。

濃濃海味人情百態  細膩畫筆溫潤呈現

走吧,常民文化不精裝在博物館內,走深一點,換一雙澄透眼睛,屬於旗津的味道襲來,或許是造船廠螺絲行,或許是破敗的房舍磚牆,軍區、民宅、眷村、漁村聚落、閩式建築,蜿蜒巷弄,生活悄靜,恆是歷史悠悠照面。兩大章生動的空間梭行,耳機藉由圖像嘗試另一種敘事軸線,「像分鏡圖的設計情節起承轉合,堅持手繪,以傳達世界轉化的過程,並營造散步其中的氛圍。」

景色部分是耳機的隨性畫風,人物則由李怡志細細描繪。來自島嶼內外各地的城鄉移民,原住戶、新移民、外省人、大陳人等等,流離交會在此共築島史。他認為,「多元族群的身分認同,更構成旗津獨具的人文特色。」

總合貫通,《港都人生》可說是鋪陳了一段段高雄市工業化進程的縮影,《鹽》前工業化、《旗》後工業化,未來的第三部曲,將以前鎮、小港的工業化生活為旨,林佩穎表示。當港灣不再清澈,碼頭職工百態,市街換了樣貌,轉變行業營生,現實條件無法逃避,然且連繫人文資產跟在地經驗的創作初衷、記錄行動,期讓地方感慢慢豐富起來。

不擁抱消極鄉愁,或因失去而追尋,最後,他們指點起跨頁區位地圖,分享典故趣聞,以前處罰小朋友是罰舉超大螺絲耶,有錢人好像是跪魚翅呢。時代風雨的身世,溫潤有心展開回望、再續行,小人物討生計應變環境的調適,扎實的韌性,綿寬的人味,驗證在地自明性的存在;兩人則勤快、專心誠意地收拾寶藏,不張揚、不賣弄,平實地通過圖文,遞嬗耆老職人給予的一切,刨光增亮其真正價值。闔上書,《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終究是個開放式結局,看達未來,粼粼感動。

假日的旗津北端,總有觀光客與三輪車出沒;岸邊,遊客自拍,遠景是等待入港的船隻,這是只有旗津才會出現的情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假日的旗津北端,總有觀光客與三輪車出沒;岸邊,遊客自拍,遠景是等待入港的船隻,這是只有旗津才會出現的情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