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道頭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百年水道頭

2016年02月22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打開自來水,生活很便利。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自來水從何而來?百年前,台灣各地陸續興建水道頭,提供公共用水。百年後,這些老水道頭,紛紛揭開神秘面紗,讓我們看見它們的風采...

陽明山水源地-2。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打開深鎖的門,開啟百年故事,台灣最早的公共水源地,映入眼前。淡水山丘上,一個日本時代建立的淡水街水源地,當時主要作為獨立水源,從山上取水設水道,提供山下滬尾港商船使用,避免疫病傳染。

淡水水源地-2。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戰後,台灣自來水公司接管水源地,維持當時的空間樣貌,水源井室的水源,提供淡水市街使用,一旁的水池,早期養魚觀測水質,現今改採人工測試,水質依舊潔淨。這裡的水源能夠維持乾淨優良,而且百年不會枯竭,原因就在水源地後方的山林受到保護,讓人深思守護環境的重要。

台灣早期的水源使用,因為農村的居住型式,水源多半來自村落池塘或水井,隨著現代都市興起,大量水源需求和公共衛生的要求,開始有現代化的水源地,供應城市用水,成為台灣各地的重要建設。

陽明山水源地-1。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陽明山上,一群遊客正參訪陽明山水源地,這裡有出名的寶藍色湧泉。充滿神秘色澤的湧泉,吸引遊客目光,大家爭相拍照,同時也享用陽明山最潔淨的水源。

陽明山水源地所在的草山水道系統,建設於1928年,主要功能是取用陽明山水源,經過一連串加壓輸送,將水送到當時的總督府,成為台北重要的水源地。在山下天母地區,還有一個三角埔發電所,利用草山水道系統的水力,進行發電,近年已經完成修復,成為古蹟園區。目前,陽明山水源地依舊供水,並且維繫百年前的供水系統,成為台灣第一個活用的古蹟,受到文資法保護。

來到嘉義縣朴子鎮,遠遠就可以看見藍色的地標水塔,那是朴子水道系統的蓄水塔。整個水道系統興建於1933年,引取朴子溪水源,經過沉澱、消毒等階段,再送上水塔蓄水,供應朴子市街使用。水塔造型優美,當時因為塔身高聳,日本軍隊在塔頂設置瞭望台與機槍座,防範美國軍機空襲。

朴子水塔。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現在,朴子水源地已經無法從溪邊取水,因為水質污染,必須到更上游取水,朴子溪上遺留一座取水口,見證百年來河流水質的變遷。失去原有功能的水道頭,遺留下來的老建築,卻是地方文化資產,雲林科技大學蘇明修老師極力奔走,希望水道系統能獲得文資保護。為了保留朴子水道頭,舉辦過公聽會,居民希望保留,不過台灣自來水公司考量人力與經費,是否保留還在討論中。

在台灣各地水道系統中,原台南水道頭面積廣大,建物保持最完整,2005年獲得國定古蹟的指定。興建於1912年,直到1922年才完工啟用,以專管送水到台南。整個水道頭園區位於山上區,分成水源地與淨水池兩大區塊。水道頭原本屬於台灣自來水公司,後來陸續移交給台南市府,展開修復計畫。

台南水道頭快濾室。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打開門,走進地底蓄水室,一個生態驚奇,在眼前展開,數以百計的蝙蝠,棲息在頂壁上。台南市府在修復時,發現內部蓄水室棲息大量蝙蝠,於是採用生態工法,讓蝙蝠能留下。棲息蝙蝠以葉鼻蝠居多,每年3到10月飛來棲息繁殖,幾年的修復工程,保留牠們的棲地,創造工程與生態並存的佳話。

台南水道頭蝙蝠。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台中,水道頭園區依舊保留著取水室、蓄水塔等舊建築,特別是大型蓄水塔,下方增建為辦公廳舍,形成水塔下辦公室的景觀。部分區域整修成為小公園,公園內有座土地公廟,作為守護水源頭的信仰。

台灣的水道頭園區,成為新一波產業遺址,當它們一一揭開面紗,成為城市的文化資產,人們更該珍惜、善用它,體會這些歷經百年,供應城市用水的歷史之源。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百年水道頭】
02/22(一) 22:00首播
02/27(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