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吃掉孩子的夢想與未來?美食背後的《血汗童工》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誰吃掉孩子的夢想與未來?美食背後的《血汗童工》

2016年03月13日
作者:余宛如(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明日的餐桌 作者)

看到賣場冰箱裡的藍莓時,你是否跟我一樣,忍不住拿起一兩盒放到購物籃裡?台灣不是藍莓的產國,近年來賣場開始出現不遠千里的進口藍莓,讓冰櫃上多了這個選擇、滿足台灣消費者的需求。

但是對年僅14歲的帕菈(Parla)而言,當站在一望無際的藍莓田裡,她疲累的身軀與心靈裡,感覺不到到興奮,而是「農田好遠、佔地廣大」的感慨,交雜著無力、恐懼、憤怒與掙扎。帕拉是美國40萬名在農場工作的童工之一,她是在美國出生的墨西哥裔、有著小麥的膚色,不僅是撐起美國農業的移工之女、也是犧牲自己童年、為他人餐桌付出的農場童工。

美國年僅12歲的農業童工,工作時的身影。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農業童工 無法翻身的赤貧階級

《血汗童工》(原名:The Harvest)以美國三位移工之子女的故事,探討美國農業生產鏈上的童工問題。來自墨西哥的移工,如何在一無所長、飽受歧視的工作環境中,最後以農場移工的工作勉強安身立命,每年如同侯鳥般跟著農作物的採收季節,在不同的州間移動。然而不穩定、微薄的薪資、低劣的工作環境,卻將農場移工這樣的工作,變成一個世襲的、如同奴隸般的工作,在自己子女身上複製著,難以翻身。

根據調查,在美國各產業的移工中,又以農業的移工最為貧窮,農業童工的工作條件最為惡劣:在完全沒有防護的工作環境中,與過量的殺蟲劑直接接觸。或是在危險的環境下工作,在酷熱的氣候下長時間工作,導致過熱產生的脫水、腦損甚至死亡。隨著農業收成,必須得過著遊牧生活,輟學比例高於一般比例四倍、 收入極為不穩定、沒有醫療等基礎保險...。所有農場裡的童工,都有著不得不為之的心酸,他的爸爸媽媽是農業移工,因為家裡貧窮、收入不穩定,為了分擔爸爸媽媽的辛苦,或是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往往只能犧牲自己投入農場的工作裡,看著同齡的朋友能夠上學、做夢,他們甚至連夢想都沒有。

事實上「帕菈」的故事,早已經出現在許多產業中。像是巧克力產業,濫用童工的陋習由來已久,尤其是西非。2001年英、美各國與許多國際組織一起簽署了「可可協議」合力杜絕童工、人口販子、勞工剝削等議題。但2008年協議到期時,黑暗的巧克力產業卻未見曙光:除了象牙海岸遭逢內戰;美妝產業收購可可脂在協議規範外;跨國公司也宣稱非直接採購,童工問題他們沒辦法。此外,為了溫飽,當地多數父母認為孩童是資產可以隨便販售,也因此一直難以斷絕。而不只有美國家庭的餐桌,隨著農業的全球化,「帕菈」的故事也出現在你我的餐桌上。

農業產業化、企業化 嚴重剝削勞工和環境

農業底層的血汗童工,存在於全球經濟體的邊緣,而血汗童工來自於一個貧窮的社會結構。除了揭露經濟失衡發展外,也呈現了經濟發展外失落的社會價值,而變成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社會結構裡,人權低落、勞動者的無法溫飽也無法滿足基礎醫療和教育需求,貧窮在惡性的循環裡不斷的複製。而這樣的社會結構,來自於不公平、不正義的經濟體制,當農業也變成大型產業、農企業時,就難以避免因為逐利而將成本壓低的積習。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企業對利潤的追逐,已經讓道德淪喪。不斷地執行成本和價格的削減措施,而完全不顧這些措施對勞動者、對環境的影響,是當代貧窮問題的元凶。貧窮所帶來的社會動盪、環境剝削,隨著資本在全球流動、企業在全球佈局,而不斷的上演,並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甚至造成當代食物生產「不永續」、糧食「不公義」的社會問題,引發全球的糧食危機。

根據樂施會的研究指出,全球每天有九億人口餓著肚子入睡,其中八成是生產糧食的小農戶、漁民、牧民和無地僱農(農工)。但是在超過半數的工業化國家,有超過五成以上的人口超重,糧食浪費也是富裕社會常見的現象。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若我們還不採取行動,失衡的全球糧食體系將會令更多人陷於貧窮和饑餓。

孩子慢慢長大,成為下一個童工。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消費者握有改變企業的最大權力

這樣系統性失靈的問題,除了責怪企業,我們要進一步問,是誰放任企業逐利,而將社會問題、環境問題轉嫁在他人和自身身上?答案就是消費者。每個公民都是消費者,消費者握有最大的權力,是企業獲利的來源。如果每一位消費者都能開始關注商品生產的層層環節、具有「倫理消費」的意識,善用自已的消費力量要求企業供應鏈透明(Transparent)、可責(accountablity)與可追溯(Transibility),以實際的購買行動,淘汰黑心企業、支持良善商品,將會是新世界扭轉世界經濟發展軌跡的重要力量。

而隨著要求企業社會責任的呼聲成長、又或者是經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認證的產品越來越多,我們可以看見這股新世紀的公民力量,以消費者之姿從歐美向世界各地逐漸傳播。而血汗童工這部紀錄片,正點出了生產端與消費端的對立,新時代的血汗童工,隱藏在美味的背後,希望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