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日代替人工植樹節 原團:讓台灣回歸土地倫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森林日代替人工植樹節 原團:讓台灣回歸土地倫理

2016年03月14日
本報2016年3月1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3月12日是紀念「國父」孫文逝世日的「植樹節」,每逢此日舉國上下都舉辦植樹活動,只是台灣是個水氣豐富適合森林成長之地,原住民及保育團體認為應以3月21日「世界森林日」取代人工植樹,強調永續利用並與原住民利益分享的概念,取代不作為的森林保護政策。

原民團體要求廢除植樹節,取而代之永續利用及利益分享的森林日。圖片來源:林務局。

原民團體要求廢除植樹節,取而代之永續利用及利益分享的森林日。圖片來源:林務局。

媒體報導以台灣原住民部落守護領域聯盟為首的數個民間團體,10日聚集凱達格蘭大道前,要求廢除象徵台灣400年慘痛殖民歷史的植樹節。民間團體表示,這一天只是為了紀念曾經把造林列為重要民生建設項目的孫文,但是台灣原住民傳統領域被佔領,至今未有轉型正義。

原住民團體要求,徹底檢討林務單位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長期對待原始森林的不洽當態度,回歸台灣土地倫理,重建與大地的和諧平靜,和生命根源的深層連結,回復與原住民部落族人平等相待的轉型正義和權力交接。

學者:促進人們認識森林生態 優於行禮如儀的植樹活動

台東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教授劉烱錫即為文指出,「台灣是個水氣充足、綠意盎然的生態寶島,植物種子發芽與生長均甚旺盛。」希望520民進黨執政的環境生態政策在地化、本土化,不要再重蹈覆轍。

他提及聯合國在1971年通過3月21日為世界森林日,應以森林日「促進人們認識森林生態,包括水循環、碳循環、野生動植物與文化,推動森林生態旅遊,尤其學習原住民祖先尊重森林的倫理與文化等」,「比每年一次不明究理而行禮如儀的植樹節有意義」。

而國際間已有環保團體、林木公司、原住民代表於1993年共同成立的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是國際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勞工與原住民權益的森林經營模式,也是美國與歐盟森林產品的貿易要件。

「台灣坐擁40萬公頃人工經濟林,卻荒廢未認證也未利用,許多柳杉、杉木、相思樹、楓香、桂竹林已過熟,是國家資源的浪費,而進口木材與紙漿佔99%以上來自原始林,並不符合保育原則。」劉烱錫批評,林務局取締原住民採集,坐令原可行銷至各國的野生香菇、愛玉等作物荒蕪,質疑「是照顧原住民,還是侵害人權?」呼籲台灣人走出「國父」和「植樹節」的殖民框架,響應世界森林日,重新認識本土的生態與文化。

台灣照顧原始林比造林重要

這項主張並非現在才有。2005年李根政即曾以新聞稿指出,「植樹節」由中國引進充滿政治味,在台灣演變成粉飾成「伐木營林」、伐盡台灣原始林的圖騰。

他說,孫文的造林思想,對於濫墾無度、童山濯濯的中國,取之以人工廣植樹木,作為民生利用之「林業」觀點,卻不適合台灣亞熱帶國家。「事實上,福爾摩莎百萬年來鬰鬰蒼蒼的原始森林從來不是人工種植的,依台灣的土地條件,在自然營力(如地震、山崩)或人為破壞後的土地,如果不經人為干預,原生的植物不數年間即能演替成林」、「無需人為種樹,土地公比人會種樹」。

他認為,保護既有的天然林,遠比造林來得重要;認知、欣賞、保留本土自生的樹種,遠比強調人為種樹來得有意義;政府也不該一面高喊植樹,一方面放任各種開發建設毀掉森林自相矛盾的作為。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