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來到台灣南部的五溝水一帶,有機會在小溪中見到一種特別的小魚,牠們有著紅色的大眼眶,人們叫牠們「紅目鮘」(鮘在閩南語中表示「鯉魚」),甚至有人認為那雙大眼和像猴子的骨碌碌眼珠神似,因此叫牠們「紅目猴」。除此之外,小魚金黃色的身體上,還參差著像胎記一樣的黑色條紋,彷彿是水裡面的小花豹,大家因此也叫牠們「條紋小䰾(Barbodes semifasciolatus)」。[1]
條紋小䰾是淡水魚類中鯉科大家族底下的一個物種,牠們遍佈在中國大陸的廣西、海南等地,擁有龐大的族群,而研究顯示在440萬年前[2],中國南部的族群在基因上分了家,其中一族後來經過了台灣海峽來到了台灣,活躍在中南部的湖泊與溪流中。
台灣島上一共有兩種小䰾分布,以八卦山脈和濁水溪作為分界,一南一北各有自己的天下,中部以北是史尼氏小䰾的棲地,而中南部則是條紋小䰾的居所。這兩種小䰾在外型上頗為相似,差別在於條紋小䰾的嘴巴上有明顯的兩根鬚,身上的斑紋數量比較多,而史尼氏小䰾的嘴巴上的鬚極短,幾乎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而牠們身上的斑紋數量則比較少。
吃牛糞的快樂日子
在早期的農村裏,條紋小䰾在農村的田間小溝中就能發現,而他們時常跟台灣石鮒,高體鰟魮生活在一起。想像在一個向晚的農村裏,耕耘一天的水牛飽餐之後,隨性地在路上拉了幾沱黃金,掉進水溝的部分,就成了溝中小魚們的美食。早期農村中,前人們都把這些索食牛糞的小魚稱為「牛屎鯽仔」[3,4]。而條紋小䰾不只跟其他眾小魚們在溝渠中嬉游,條紋小䰾可以適應比較快的流速,因此在河川中活動的範圍就比較廣。條紋小䰾的體長雖然只有成人食指的長度,卻能夠到溪流中靠近主流的地方生存,可以說是短小精悍。
淨土也逐漸毀壞
雖說條紋小䰾的分布非常廣,但那已經成為歷史,隨著西部工業化的需要,無數農田被改造成建地,昔時的溝渠和埤塘早已不復存在,所謂的棲地也大規模的消失。
如今條紋小䰾還有穩定族群的棲地,只剩下屏東地區的東港溪流域了。這裡的溪流除了有大武山上的水源流注,地底下還有湧泉的補充,即便是枯水期水量也很穩定,孕育出生態豐富的溪流環境,是條紋小䰾野生族群最後的淨土。
就在2010年,位在屏東四溝水的東港溪河段,因地方政府進行疏濬工程而破壞,河岸周圍的植物全被清除,原本寬闊的河床被土石填滿,只剩下沿著堤防的一小段,綠意盎然的清澈溪流變成了滾滾泥漿,河床上來回奔波的怪手,建造著更安全有控制力的河道,同時也埋葬了條紋小䰾與眾多水中生物的生命。2011年條紋小䰾在濁水溪的部分棲地因為農業開墾進行整地,棲地消失的又劇本再次重演。
習慣失去的無力感
一場又一場的河川整治雖然怵目驚心,看多了也不免麻痺,棲地消失再消失,隨著地景的逐漸改變,人們也早就習慣滄海桑田的邏輯。
台灣淡水魚受到不當水利工程的棲地破壞與外來種入侵的生態區位取代,滅絕,目前看起來是一條回不去的末日之路。特有種的滅絕讓人稍微有感,好像失去了某種台灣之光,反倒像是條紋小䰾這個在中國大陸擁有大量族群的物種,台灣的族群滅絕好像無傷大雅。但反過頭來,台灣族群歷經了千辛萬苦度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島,牠們擁有了自己的基因,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區位,並以此生存了好幾個世紀,如今因為環境的劇變而走入滅亡。這一切除了顯示人類無力守護大自然留下的美麗之外,人類加害生物的動機也值得攤開反省。
我們能做點什麼?
面對野外棲地的不斷惡化,保育人士們不遺餘力地進行異地保種,希望能在野外族群消失前,確保條紋小䰾的台灣族群可以延續下去。目前不少政府水產機關和民間機構都保存了條紋小䰾的族群,以生物的角度來說,有如把條紋小䰾接上諾亞方舟避難,有一天萬物還是要離開方舟,去適應全新的世界。只是未來的台灣溪流環境,能否回復到過去農村社會的水準,溝渠中各種小魚再次繞著牛糞悠游的時光,不知道何時還能重來?
【參考資料】
- Eschmeyer, W.N. & Fricke, R. (2010) Catalog of Fishes.
- Chang, C. H., Shao, Y. T., & Kao, H. W. (2006).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wo sibling species of Puntius in Taiwan. ZOOLOGICAL STUDIES-TAIPEI-, 45(2), 149.
- 邵廣昭、林沛立.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 (31): 溪池釣的魚. 1991.
- 周銘泰 . (2011).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 : 晨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