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會議中,研究生問我:「老師,你到東沙去作科技部的計畫,怎會搞出了一個護礁行動劇呢?」我開玩笑回答:「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嘛,那…自己的珊瑚礁就自己保護囉!」。
在大家莞爾一笑中,突然聽到機長廣播:「再過10分鐘,我們準備下降高度,降落東沙機場…」。睜開眼,才發現剛剛的實驗室會議只是場夢,我正在回到東沙的飛機上。
重回東沙 水下調查序曲
海面一片清淨,一艘小舟都沒有,海草床、礁台、白沙和透澈海水,真是美極了!此情此景彷如即將到太平洋某熱帶島嶼渡假的前奏,而這鐵定是「看見台灣」的漏網鏡頭。
隨著立榮包機降落東沙機場,在跑道盡頭迎接我們的,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偌大的立牌。想著未來兩周應科技部研究計畫之需,將執行東沙內環礁珊瑚礁群聚空間異質性的調查與機制,共需在15個樣點潛水調查,心中有股莫名壓力。
在這季節交換的月份,海況時好時壞,當西南風起,海面常是波濤洶湧浪高2米,水下作業有一定難度。相較於上個月上島碰到東北季風和冷鋒過境的19℃低溫,又是另一番滋味。
同時,因為天氣漸漸轉好,到東沙島進行研究計畫的團隊增多,團隊間的船隻調度也是一大學問。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到「東沙大王廟」,以三柱清香拜請關聖帝君,保佑此行研究平安順利。
當然,也要祈禱東沙環礁不再受中國或越南漁船干擾,維持這片海洋的寧靜,讓我設在水面下的器材和儀器,不至遭漁民破壞、拿走,導致國家研究器材折損及之後資料分析的缺失。
珊瑚礁群聚調查其實相當枯燥、冗長,一條50公尺皮尺、一本記事本和一部相機,沿著等深線紀錄每顆珊瑚的名字和大小。在水下的80分鐘裡,我眼中只有珊瑚。而且因為眼睛永遠是向下看,每當潛伴說他看到大魚或魚群時,我的眼神總充滿疑惑。因為打從下水那一刻起,根本沒去注意會游動的東西。
況且,在台灣本島、澎湖、綠島或蘭嶼潛水,因過度人為干擾,魚群非常怕人,看到潛水員靠近,總是一溜煙游走。
所以,這次再上東沙工作之餘,為了寫這篇短文,心中早就盤算好劇本,準備在群聚調查後,能忙裡偷閒,抬起頭來捕捉水層中令人驚艷的畫面,也順便看看上個月國家公園、海巡署和指揮部弟兄大力掃盪內外環礁中國與越南違法漁業行為後,東沙清淨海的現狀。
有鯊魚! 雖遭蹂躪,東沙仍有機會復生
東沙內環礁有著許多傳說中的經典畫面,像是成千上百隻群游的刺尾鯛(俗稱倒吊)、角鰈、邊啃珊瑚邊大便的鸚哥魚群,以及台灣潛水幾乎不曾看過的鯊魚,在東沙全都看得到。
第一天,於編號15-7A塊礁下水後,在3米水深處即看到黑壓壓一片的刺尾鯛朝我游來,猶如天空中遮日飛行的鳥群,在微孔珊瑚礁間穿梭。雖然不到成千上百,但仍有著讓我數到超過200後決定停止的數量。
相對於刺尾鯛的黑行軍,角鰈那黑黃白相間的體色,襯托在以黃綠色微孔珊瑚為背景的環境中,顯得相當動人。(角鰈就是在電影《海底總動員》裡,那隻被圈養在水族箱中,卻一直想獲得自由的吉哥老大。)
當我在編號15-8A塊礁準備收線返回水面時,深水處突然游出一群角鰈,動作整齊劃一,我模仿交響樂團指揮,揮舞手中相機,而百隻角鰈就在我眼前轉向,時而上,時而下,像極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
當一天工作結束後,回到研究站,不同團隊間交換當日出海心得,中山大學的魏儀和藍球很興奮描述著在內環礁拍攝時,與黑邊鰭真鯊偶遇的驚奇經驗。魏儀誇張描述在水中見到鯊魚的驚嚇程度,以及抱怨藍球在船上戒護時,完全不視他在水面上的呼喊,聽著兩人一來一往著實有趣。
其實嚇到魏儀的黑邊鰭真鯊,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健康完整的珊瑚礁區中,是重要食物鏈上層掠食者。不僅無傷人紀錄,且是控制其他階層魚類數量的重要角色。只是,在台灣我們倒是傷害了牠們,在珊瑚礁區難見其蹤跡。
除了鯊魚,其他大型掠食性魚類的存在,也能證明東沙環礁雖受非法漁獵蹂躪,但仍有恢復生機的跡象。
30年潛水不曾見 大型無齒鰺溫柔現身
最後一天,完成了此行最後一項工作,海面因西南風影響有點浪,然而,在編號16-1A的礁平台,陽光穿透水波搖曳出的波影下,那對朝我游過來的大型無齒鰺,讓我實在無法專心看著珊瑚。
在台灣本島的珊瑚礁區潛了近30年的水,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貼近地和兩隻溫柔的巨人共游,而且牠們倆還乖乖讓我錄了影,表演了挑沙找食物的功夫。
在無齒鰺背後,來了一群數不清的鸚哥魚,不斷地啃食微孔珊瑚周邊空曠基質上的藻類,仔細聽,還能聽出鸚哥魚板齒刮食礁石的聲音。這群鸚哥魚邊吃邊排便,慢慢消失在集體便便的迷霧中,繼續尋找下一個等待被理髮的微孔珊瑚。
健康的珊瑚礁少不了食藻性魚類,群游啃食珊瑚上的毛狀藻,或直接刮食珊瑚蟲裡共生藻的鸚哥魚即為重要指標。
繼續守護東沙傳奇
真沒想到,被非法漁民毒、電、炸數十載的東沙環礁,還能存留這麼多在澳洲大堡礁才有的驚奇,而且這是在海巡署一次護礁大掃盪後,立即可有的成效。
東沙還有大如美國B2隱形轟炸機的燕魟、成群結隊的檸檬鯊以及悠遊環礁潟湖探頭換氣的大綠蠵龜。在我們一起努力保育東沙環礁的同時,這些清淨海的傳奇將繼續傳頌,期待不久的將來,能與更多愛海的台灣人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