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林管處剷除檳榔樹 民憂土石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花蓮林管處剷除檳榔樹 民憂土石流

2016年06月14日
摘錄自2016年6月13日聯合新聞網花蓮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花蓮林區管理處6月在山坡地大面積砍除檳榔樹,民眾擔心如遇颱風豪大雨,恐引發土石流災情。對此,林管處長吳坤銘13日強調,雖然砍除檳榔樹,仍保留檳榔樹體、草頭,且密植造林木,不致發生土石流。

吳坤銘表示,山坡地遭非法占用,林務局2005年間接管山坡地範圍的國有林業用地,並開始執行測量、清查註記,以期逐年收回無權占用土地並造林;2016年初即辦理插牌公告,要求檳榔主人於1個月內出面協調,否則依無主砍除,如果出面的話,可據以協商,緩衝期1年半至2年,但必須繳5年不當得利使用賠償金。

由於占用人向縣府陳情,盼暫緩砍除,林管處為使執行順利,親訪檳榔農加強溝通,鼓勵1次或分期返還所占用土地,檳榔農於5月底前完成收成,林管處把握造林季節,收回土地造林,待進入汛期及颱風季節後將暫緩執行,並於10月後再繼續執行。

對於民眾質疑砍除檳榔樹,恐危及水土保持,「小樹苗哪有保護水土能力?」吳坤銘回應,林管處剷除檳榔,不會移除根株,並保留檳榔樹幹約80公分以上,同時依照現場地勢,將所砍下的檳榔樹幹,依地形等高線橫向整理堆疊,阻擋土石向下移動,可以保護土壤。

林管處剷除地上物後立即造林,每公頃密植林木2000株,包括台灣肖楠、台灣櫸、光腊樹等,增加林木覆蓋率,且保留林地內一定草頭高度,維持覆蓋,降低林地衝擊,減少水土流失。

吳坤銘強調,山坡地必須合理使用,現階段違法占用林班地的不少,林管處正依法逐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