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冬棲地遭破壞 北市小水鴨剩不到千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度冬棲地遭破壞 北市小水鴨剩不到千隻

2016年07月20日
摘錄自2016年7月19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政府執行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將近十年,發現大部分指標近年仍呈現穩定,僅濕地度冬鳥類指標顯著下降。台灣大學生態演化所教授李培芬舉小水鴨為例,指出小水鴨數量在2000年時仍有上萬隻,卻因棲地消失,導致剩不到1000隻。

李培芬表示,生物多樣性指標早期是由中央統計來做,後改由地方各自統計,其中以台北市建置最完整,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計畫從2007年開始調查,逐一各物種的數量、分布範圍等,以此顯示台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

李培芬說,台北市各物種的變動趨勢相當穩定,部分指標甚至呈現增長,顯示台北市的物種數量和多樣性豐富,以青蛙為例,全台灣的蛙類約有33種,台北市就能看到其中20種。但濕地度冬鳥類部分,因土石流落帶來泥沙淤積,泥灘地因此「陸淤化」,使得小水鴨等度冬鳥類失去棲息地,全球數量均有下降趨勢,來台度冬數量近年更明顯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