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雪崩定調為暖化所致「冰崩」 至少九人死亡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西藏雪崩定調為暖化所致「冰崩」 至少九人死亡

2016年07月22日
摘錄自2016年7月18日香港電台、新華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西藏阿里地區發生雪崩和大面積冰川倒塌,至少九人遇難,110隻牛死亡,360多隻羊失蹤。

事發在17日上午,當時在山腳下放牧的牧民共有六戶,倖存的二戶已被妥善安置。目前事發地點周邊有大量冰川出現裂縫,並不時發出碎裂的聲音,可能會出現更大面積的冰川倒塌。

隨著搶險和調查深入,專家把雪崩定性為「冰崩」。

前方指揮部用無人機航拍了現場全貌發現,事發地點位於海拔約6000米以上的兩座雪山之間的冰川,冰崩帶長約8到10公里,寬約5公里,平均厚度在15至20米,堆積最厚處近30米。經測算,冰崩方量約在6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大型水庫的容量,如此大規模的冰崩相當罕見。專家初步判斷,冰崩主要是氣候變暖,使冰川融化、裂開,發生冰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