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非法鳥類貿易猖獗 保育品種瀕危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印尼非法鳥類貿易猖獗 保育品種瀕危

2016年08月12日
摘錄自2016年8月11日中央社雅加達綜合外電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野生動物買賣監督組織11日警告,數以萬計的印尼瀕臨絕種鳥類在國內市場非法販賣流通,譏諷那些保護瀕臨滅絕動物的法律根本沒用。

法新社報導,根據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紀錄,在爪哇(Java)主島上3個主要城市中,5個市場的販賣量近2萬3000隻。

超過20多種經調查確認是印尼法律列保的品種,代表所有獵捕與買賣行為都是違法。

其中包括面臨急迫滅絕危機的黑翅椋鳥(Black-Winged Myna),還有其他只在印尼廣大島群棲息的罕見品種。黑翅椋鳥原生於爪哇與峇里島。

長期以來,養鳥已成為印尼國內文化,住家及商店外的鳥籠更是常見景色。但對某些品種持續增長的飼養需求量,導致數量顯著衰減。

但TRAFFIC最新報告指出,普遍的鳥類交易已遠遠擴散至雅加達以外的市場,呼籲執法機關勒令這些違法交易停業。

保育專家說,印尼擁有全亞洲最多瀕臨滅絕鳥類品種。印尼政府正在修訂保育相關法規,環保人士也為數個品種爭取更多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