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大面積海底錳貯藏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日本發現大面積海底錳貯藏

2016年08月29日
摘錄自2016年8月27日法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法新社據日本媒體及網上公布的照片,這個由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與千葉工業大學、東京大學的科研小組發現的錳貯藏,面積約達4.4萬平方公里,起錳礦球狀岩石的直徑在5-10厘米。

報道說,錳核分布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之內,距離東京以南1850公里的小笠原諸島南鳥島東南。但因其位於水深5500~5800米的深海,目前尚未確立有效的打撈方法。

這次發現的錳核除了含錳外,還含有鈷和鎳等日本稀缺,但對工業生產極為重要珍貴的稀有金屬,尤其是可用於汽車的高性能電池製造等。

日本NHK的報道援引東京大學教授表示,南鳥島海域蘊含的鈷數量大,約是日本年消費量的1600倍。這項發現具有重大意義,有助於資源開發。

法新社說,自19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海底貯藏的含多金屬岩石核開發感興趣,這些結核一般含有錳、鈷和鎳,而這些貯藏大多位於國際公海海域,對其的開採須符合聯合國1982年通過的國際海洋公約。